“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

2020-08-31 综合 217阅读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 “愿闻为国之大务(1)。 欲使主尊人安, 为之奈何?” 太公曰: “爱民而已!” 文王曰: “爱民奈何?” 太公曰: “利而勿害, 成而勿败, 生而勿杀, 与而勿夺, 乐而勿苦, 喜而勿怒。” 文王曰: “敢请释其故!” 太公曰: “民不失务则利之; 农不失时则成之; 省刑罚则生之; 薄赋敛(2)则与之; 俭宫室台榭(3)则乐之; 吏清不苛扰(4)则喜之。 民失其务则害之; 农失其时则败之; 无罪而罚则杀之; 重赋一七敛则夺之; 多营宫室台榭以疲(5)民力则苦之; 吏浊苛扰(6)则怒之。 故善为国者, 驭民(7)如父母之爱子, 如兄之爱弟, 见其饥寒则为之忧, 见其劳苦则为之悲, 赏罚如加于身, 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注释】
(1) 为国之大务: 治理国家的大道理。
(2) 薄赋敛: 少向百姓征收赋税。 薄, 少。 敛, 征收赋税。
(3) 俭宫室台榭: 少建筑宫室台榭。 台榭: 高大顶平的建筑物和建在上面的亭子。
(4) 吏清不苛扰: 清廉的官吏不用苛捐杂税滋扰百姓。
(5) 疲: 疲劳, 此为劳民伤财。
(6) 吏浊苛扰: 官吏贪污, 苛杂税扰乱百姓。
(7) 驭民: 治理民众。 驭, 驾驭, 此为治理。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我很想听一听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怎样才能使君主受到百姓的拥戴,人民生活得安乐幸福呢?” 太公说:“治国的根本道理, 无非爱民罢了。” 文王又问: “应当怎样爱民呢?” 太公回答说: “要多给人民好处, 而不加以损害; 要促进人民生产, 而不加以破坏; 要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而不要杀害无辜;要给人民实惠, 而不加以掠夺; 要使人民安居乐业, 而不使其困苦; 要让百姓喜悦, 而不要激起他们的怨怒。” 文王接着说: “希望你进一步解释其中的道理。” 太公说: “不要使百姓失去工作, 就是给予他们利益; 不耽误农民耕作时节, 就是促进他们生产; 不使刑罚加于无罪之人, 就是保护了他们的生命; 减轻赋税, 就是给人民造福; 少建宫室台榭以节省民力, 就能使人民安乐; 官吏清廉, 不苛刻扰民, 就能使人民一八喜悦无怨。 反之, 如果使百姓失去工作, 就是损害他们的利益; 耽误农民耕作时节, 就是破坏他们生产; 假使人民无罪而加以刑罚,就是杀害他们; 加重人民的赋税, 就是掠夺他们的财富; 大兴土木, 劳民伤财, 就是使他们陷于困苦; 官吏贪污苛刻扰民, 就会使得百姓怨怒。 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 统治人民如父母爱子女、兄长爱弟妹一样, 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虑, 见其劳苦则为之哀怜。 赏罚百姓, 如同赏罚自己; 征收赋税, 好像夺取自己的财物。 凡此种种, 就是爱民的道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