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2022-03-14 财经 145阅读
  目前,主要经营模式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将详细介绍。
  公司+农户
  “公司+农户”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利用合同契约的形式把农户生产与公司加工、销售联结起来。公司和农户在市场上按照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行购销活动。公司想买多少、何时买、何地买以及用什么价格买进都受市场的影响和约束,同样,农户想要突出自己的产品也要接受市场的选择。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农产品在公司与农户之间很难获得稳定的供求关系,价格低了对农民不利,价格高了又对公司不利。公司与农户的财产各自独立,互不参与管理与干涉其使用。
  通过这种模式,公司获取相对稳定的上游收购渠道,降低购进成本;对农户来说,在实行农业产业化后农户找到了相对稳定的销路。
  从形式上看,公司与农户双方只是一种外在的结合,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纯粹的买卖关系,龙头公司与农户不是同一利益主体。
  这种模式下,由于农户生产规模小、力量弱,利益分散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导致缔约双方地位、力量不平等,使得农户与公司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龙头企业自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正因为此,导致利润环节的大部分留在了龙头企业,农户在该模式下利益的稳定性常常受到考验。例如:当市场价格高于契约收购价格时,农户具有把农产品转售给市场的强烈动机。而在市场价格低于契约价格时,公司则是倾向于违背契约而从市场上进行购买。
  “公司+农户”这种建立于商品契约基础上的组织,毕竟不同于企业,所以,该模式下,应尝试各种方法,不断提高合约的稳定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