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一年级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020-06-16 教育 161阅读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一些学生感到解决实际问题难学,主要原因解答问题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解题时,要首先了解题意,分析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各种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归纳与推理,找到解答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审题到列式解答,需要几个步骤的思维过程,而且都是以内部语言进行的,教师很难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及时检测。另外,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缺少足够的训练,学生难以掌握解题思路、步骤和方法,多数学生在解题时感到无从下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对儿童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使学生解题思路过程化。
1.读一读。即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了解题意,对题目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什么事,已知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读题的方式多样,可以分角色读题。例如,一年级《数学》(下册)(P55~56),求减数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让一位同学饰演大猴,另一位同学饰演小猴,通过大猴的动口表述,使同学们知道题中讲的是猴子吃桃子的一件事。给出了“一共采了28个桃,现在只剩下6个”的信息,又通过一只小猴的内心活动,提出了“吃了多少个桃”这样的问题。然后,教师提出“怎样求出吃了多少个桃?”引导学生想出从28个桃里去掉剩下6个桃这样的解题思路,列出算式,通过计算问题得到解决。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题,读题使思维严密的好办法,读能制约看的速度,提高看的正确率,为思维提供准确的信息,读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有的题目多读几遍,题意就清楚,思路就清晰了。
2.杠一杠、画一画。一是杠出题中的重点词句,二是画线段图或图形,以此来分析题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把题中的数量关系具体形象得表现出来;为列式解答奠定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可使学生明理动情。例如,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读题后标出题中的重点词句“多”、“多多少”,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画出红花13朵,用蓝色粉笔画出蓝花8朵。通过把两种花片排一排,就能一眼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
3.说一说。即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解答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或解答方法。例如,教师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数多(少)多少”时,教师在帮助学生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注意关键词如“多”“少”,让孩子们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已知什么,未知什么,再让学生说出思维过程,使这些孩子们领悟到:女生比男生多4人,也就是男生比女生少4人;求女生比男生多几人,用24-20计算,求男生比女生少几人,同样用24-20来计算,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师要善于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学生从好奇心发展为求知欲。例如,在教完“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后,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用品创办一个班级商店,通过商店的情境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购物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并解决和购物活动有关问题。因此,教材设计了“我买铅笔盒,钱不够怎么办呢?”以及“你能和同伴说一说买物品的经过吗”等问题,引导学生在购物前想一想怎样根据自己手中的钱确定买些什么,购物后再说一说自己买东西的经过,以及买东西时的体会和收获,使同学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他们运用比较与判断、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一系列手段,去寻求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的途径。数学课其实是思维训练的场所。很多人常常认为数学学得好的人往往比较聪明,这并不无道理。因为数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任,一套好的数学教材能给学生们广阔的思维训练空间。在一年级《数学》(下册)(P73)第6题中“买一盏52元的台灯,可以怎样付钱”。同学们想想看,付钱的方案有多少种呢?如:如果付10元一张的要付几张?如果付20元、50元或100元的呢?这无疑给学生一个很大的思维想象空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又如“有鸡56只,鸭子23只,鹅12只。问:(1)鸡比鸭多多少只?(2)鹅比鸭少多少只?(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本题除让给学生解答提出两个问题外,还要让学生思考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样就留给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如“鸡比鹅多多少只”或“鹅比鸡少多少只?”等等。如果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只要问题提得合理,教师应该加以肯定。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愉悦和谐的学习情境,正是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重要外部条件。如我在《数学》第二册教材“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我研究创设这样问题情境:请10名同学上台表演,其中男生7人,女生3人,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这是我问同学们:谁能知道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呢?学生很快的说出:男生多。教师接着继续问:男生比女生多几人?学生很快地说出男生比女生多4人,并列出算式。我再继续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呢?教师稍加点拨后,学生迅速提出若干问题,并列出算式。由于我精心营造了一个趣味浓厚的学习气氛,又大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整节课里学生思维显得异常活跃,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五、长期有效的训练,达到巩固提高。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因此,需要长期、有效的练习。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每天第二节数学课下课之前五分钟,开始做3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从不间断。然后收上同学们的作业本,检查学生做题情况,及时查漏补缺。错误的及时更正,讲清算理。每个星期在课堂上练习两次,进行检测,效果显著。
六、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入学时间短,各方面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收益者,而是一个积极投入其中的参与者。没有学生的投入,教学是不成功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去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具体的说学生应该从他们的经验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逐步提高对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例如,在教学“小小商店”时,我给学生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商店货架的情境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购物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并解决和购物活动有关的问题。第二个活动是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在教室里模拟办一个小小商店,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购物经验,获得学习成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提一些问题,让学生积极探讨交流、合作学习。多做一些探索性、思考性的活动,少一些现成的结论。笔者认为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下,学习才会发生,解题能力才会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有着深刻意义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能力发展,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地提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