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20-05-03 时事 187阅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最重要的是生产关系在不断的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体制是适应声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革新落后于经济体制发展,这是由于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自身特点。2,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这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为了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1、 什么是历史之迷?学了唯物史观对历史之迷的揭示有何启发?
所谓人类历史之谜,就是指对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变化、发展问题的解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人们把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或者归于神、上帝,或者归于人的思想、意志。由于人们对这种解答不满意,又找不到科学的答案,于是这个问题才成了未揭开的谜。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历史过程中决定性的东西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没有劳动,人类社会不可能存在,发展更无从谈起。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在改变外部自然的同时,也使人自身的自然得以改变和完善。劳动决定着社会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所以说,它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劳动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党的十六大把尊重劳动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要求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这是很有意义的。所谓尊重劳动,首先,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点。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其次,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通过贯彻尊重劳动的方针,使人人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造福于人民。
2、怎样理解在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因素中生产方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因素在此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表现在: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基础,离开地理环境,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首先,地理环境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其次,地理环境能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从而形成某一地区生产的特点。再次,地理环境能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一个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的制约,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紧密相关的。
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也形成不了人类社会,更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口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不同的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先,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数量应是同社会的生产和科技水平要求相适应的人口数量。其次,人口素质越高就越能适应生产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就越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生产,因而必然要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①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首先,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制度。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实际上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基础决定的,而且要由这个基础得到说明。其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当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代替,就意味着旧的社会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第四,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约作用。
3、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其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技术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工艺和能力的总称。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揭示的科学观点。但是科学本身并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只有当它被人们运用于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性要素当中时,它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一是通过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物化为劳动工具;二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三是通过科学的学习和教育的途径,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四是将科学运用于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水平。
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表述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的公式已由科学——技术——生产转化为科学?技术?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是根据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著名论断。
4、如何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
先进生产力在本质上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是:第一,从其构成要素上看,先进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掌握了当时先进科学技术和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较高劳动技能和较高素质以及能力的人;先进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比较先进,是当时先进科学技术的凝结和物化;先进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是需要具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才能认识和把握并加以改造的复杂事物和对象。第二,从其基本要素的构成和结合方式上看,先进生产力是由具有较高技能和素质的劳动者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自身与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科学合理的结构并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生产力系统。
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在生产力发展的某一种历史形态的不同阶段中,也存在着相对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就是要使我们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符合生产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我们党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以及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6、怎样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为什么说它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指: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经济基础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上层建筑为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早或晚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或迟或早也要发生改变;经济基础还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上层建筑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的或进步的力量;反之,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消极的或反动的力量。
当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经济基础实现变革的时候,上层建筑的革新,对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就有巨大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有矛盾,那末,我们就要及时地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地向前发展。
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的性质和运动特点决定了这一改革绝不能采取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发生激烈震荡的阶级斗争方式,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以使之不断完善。
7、怎样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推动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的转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两对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等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具有更为根本的性质,它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的。因此,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当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反动统治阶级总是运用腐朽的上层建筑阻止生产关系的变革,如果不推翻旧的上层建筑,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不可能的。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方式或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但不能忽视上层建筑中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形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个矛盾运动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如此不断循环往复,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促进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第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直至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革命斗争,而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总是采取各种手段剥削和压迫被剥削阶级,使得被剥削阶级劳动群众无法生活下去,被迫不断起来反抗和斗争,迫使剥削阶级作出一定的让步,使得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不同程度地向前发展。
第三,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
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①当着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冲突的时刻,只有经过社会革命才能推翻旧的国家政权,建立革命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用较高的社会形态代替较低的社会形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清道路。
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历史上的一切革命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发动了人民群众,发挥了他们创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使人类摆脱愚昧无知状态,逐步揭开种种自然、社会之谜,而且还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建立人民群众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以尊重实践、崇尚理性、开拓创新为灵魂,推动着人们价值观念的重铸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启迪着人们弘扬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现代思维方式的变革,使人类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五,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对某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的调整,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种新生社会制度的改革,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制度,同时要消灭旧制度的残余,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种原有制度的社会改革,主要任务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部分或环节进行某些局部调整,使其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8、如何理解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以主体的选择、意愿和意志为转移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及其面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清晰地表明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而这种决定性是在社会运动主体的选择中体现和实现的。
这种选择是指历史主体的选择。从宏观的历史发展来说,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选择余地。这是由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多种可能性。当一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不同的途径。究竟哪一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不仅取决于客观的条件和情形,也受着这个民族的主观选择的影响。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行为的选择性及其作用不能被任意地夸大。客观的历史规律性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第一位的,而人的选择是第二位的,它并不能使历史的发展违背自己的规律。
首先,主体的选择是以不可选择为前提的。在社会活动中,任何一代人都以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一个民族是否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社会形态交替一般次序的问题上,在选择或拒绝某种社会形态的问题上,人们的选择余地就相对更小一些。因为一方面,只有在社会交替的关头,人们才可以提出选择不同的社会形态的问题;另一方面,只有在世界历史进程和国际形势发展中出现这种跳跃可能的时候,一个国家或民族才可能有选择社会形态的机会。而且,即使具有了历史进程和国际形势方面的可能性,还有一个国情和民族内部条件的问题。因此,并不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存在在社会形态问题上跳跃前进的机会。
再次,主体在这种可能空间中的选择,也不是完全任意的。事实上,人们行为的动机、人们选择的意向也受着客观的社会条件的制约。某一阶级之所以有这种目的,有这种选择,有这种采取行为的特定的动机,并不是任意的、无原因的,而是受着各种条件的决定和影响。历史唯物主义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当承认人们的主观动机在选择中的作用时,又对人的动机多问了一个为什么,即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动机。特别是那种促使整个阶级、整个民族行动起来的强有力的动机,就更反映出它们自身受着客观条件的决定。
最后,主体的选择所达到的结果,也受着社会规律的决定。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当然对这种选择的结果有所预期,希望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出现对自己有利的社会发展后果。但一种选择是否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是否促成了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的行为和努力,还取决于社会的客观条件和进程,受着社会规律的决定。如果逆历史潮流而动,违反社会规律,做出开历史倒车的选择,那他们的选择最终就不可能成功,就会被历史否定。
9、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有何区别?
人的价值是相对于物的价值而言的。可以从与物的价值的比较中,揭示出人的价值独特的内涵。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就其都具有价值而言,有共性,但从本质上看,二者有着重大的区别。
首先,物作为价值客体的时候仅仅是客体,而人作为价值客体时同时还是主体。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人是主体,物是客体,人是目的,物是手段。物是为人服务的,它的价值就在于能满足人的需要。人当然也可以成为客体,人可以为自身服务,可以通过工作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人在作为客体来满足自身需要的时候,不单纯是价值客体,同时还是价值主体。人在作为手段的时候,同时还是目的。
其次,物的价值的实现是被动的,而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主动的。客观的事物虽然具有某些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但它本身并不能主动地满足人的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它的价值的实现要靠人的利用。与物不同,人的价值的实现具有主动性。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再次,物的价值是既定的有限的,而人的价值是未定的无限的。物的状态是既成的,它的价值往往是既定的。一个东西对人的价值尽管可以因人或因时而有所不同,但它的价值从客观上讲是有限的,既定的。它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新的另外的价值。而人则不同,他具有创造性,具有很大的潜能。人的这种创造性能带来新的更大的价值。可以说,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创造价值的价值。马克思之所以能揭示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就在于他深刻地认识到,在资本家的投资中,物的部分是不变资本,它只是把自身已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去,并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而投资于工人的部分则是可变资本,工人的活劳动在使用的时候能带来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人的价值集中体现为劳动的价值。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的劳动创造出了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对人是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在这里,劳动的价值直接地表现出来,表现为劳动产品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当劳动产品成为商品时,它的价值就主要不在于使用价值,而在于交换价值,但它的使用价值并没有消失。而且,交换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延迟的使用价值。当商品完成交换过程时,它又成为劳动产品或消费品了,它的价值就表现为使用价值。不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都是人的劳动所创造的。
10、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人的发展是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的,主要指个人的发展,指个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体力或体能是人的身体组织,它是人的其他方面能力的生理基础。智力或智能指人的思维能力,它不仅包括人的抽象思维,也包括形象思维;它不仅是一种复杂高级的认识能力,而且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能力。个性指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感情和意志等方面的品质。交往能力则指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能力和力量,它一方面是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丰富性和交往的广泛性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在社会关系中自主性等的表现。
人的发展的特征
第一,人的发展具有综合性。它是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的统一。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谈人的发展,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人的自由的发展是从自主性上谈人的发展,它指的是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人的充分发展则是从程度上谈人的发展。它是与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才能的充分的发展是许多方面相互协调的发展,而不是单一方面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发展。在人的综合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突出强调的是“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才能发展的最根本的途径。劳动规模越大,劳动对象越多样,劳动过程越复杂,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就越高、越全面,人在不同生产部门中的自由流动越成为可能,从而造就出全面、自由而充分发展的个人。人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关系。人的才能的施展和发展离不开他人,离不开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
第三,人的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人的发展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发展有不同的内涵和历史形态。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