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的小说原著和王倦改编的电视剧,各有千秋,都很好看。
小说和电视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猫腻的原著,叙事比较详尽,细节丰富,感情也比普通的男性作者稍微细腻一些。读《庆余年》的原著,感觉就像在读《红楼梦》,不喜欢的人可能会觉得稍嫌琐碎。
原著里面,范闲孩童时代的戏比较多。作者着力描写范闲大量的心理活动,包括他与澹州府上的“丫环姐姐”们如何调笑。
范闲前世是一个绝症患者,重生成幼童,感觉也像一个病夫;成天像个贾宝玉,混在脂粉堆里面,和莺莺燕燕们打情骂俏。他用成年人的思维跟现代人的口吻,逐一点评着各类书中出场人物。
印象比较深的是他点评费介——“自已人”怎么可以长这么猥琐。
猫腻的语言略带点搞笑。这种调子也被电视剧继承,并且还“发扬光大”了。
电视剧相较原著,节奏比较明快,戏剧冲突强烈。每一个配角登场、收场,都有非常精彩的戏份,没有多余的镜头。编剧往往只用两三场戏,就能让一个人物形象立起来,并且收场时,还能有一些小小的煽情,令人回味无穷。
比如滕梓京,为朋友舍弃生命;比如程巨树,不肯拿小孩子当人质;再比如朱格、沈重等人的死等等。无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只要一找准机会,编剧就会安排煽情。虽然有点刻意,但是观众买帐。
最主要的是搞笑元素运用到位,演员们的表演水平高超。娱乐放松的目的达到了,因此网络口碑相当好。
若论故事性,电视剧明显胜过原著。但是并不能因此说,电视剧比原著更好看。因为就小说创作艺术而言:故事已死。
小说需要故事,但是并不仅仅依靠故事。它靠的是文学语言与情感共鸣。因此喜欢小说的人,被小说戳到了“痒处”,就会觉得小说更好看;反过来,其实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