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伤了怎么鼓励自暴自弃的孩子

2020-09-25 母婴育儿 71阅读
有些孩子,总是表现出一种愚蠢、懈怠、退缩的状态。还有一些孩子会进行重复的自我刺激(吸手指)、玩弄生殖器官、拒绝与人互动、表现出无能和失望。当你的孩子出现上述偏差行为的时候,他背后的动机就是"自暴自弃"。家庭治疗的先驱--萨提亚女士告诉我们,出现自暴自弃倾向的孩子多发生在高压、父母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家庭。这些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一般比较高、给孩子的批评比较多,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无能、差、我不行等负面的自我认同,慢慢的就走向了自暴自弃。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这种动机:
心理咨询室会在中考、高考前夕接到这样的来电;我孩子学习不好,快考试了,我发现他回家不写作业也不看书,问他为什么,他说:"再复习也就这样,没用了。"还往往伴随着焦虑、烦躁的情绪反应。
这就是典型的"自暴自弃",在父母一直以来有意无意的高期望值、高压和批评、打击之下,在大考压力最大的时候,孩子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望和失落,进而导致了厌学。其目的是想让父母对自己失望、放弃自己,从而释放自己的压力。
记得一位萨提亚导师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学费永远是便宜的,生活中我们付出的代价才是最昂贵的。没有任何的成功,能够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如何处理由“自暴自弃”这类动机导致的偏差行为?
处理要点:父母不能放弃,更不要批评和可怜孩子,而要及时对任何正面的努力给予鼓励。
在很多由“自暴自弃”这类动机导致的偏差行为中,孩子本身就是想让父母对自己失望,从而放弃自己,这样,他就能更名正言顺的自暴自弃。因为他想:“爸爸妈妈都对我如此失望,觉得我不思进取、前途无望,我自暴自弃也是应该的。”所以,此时的父母一定要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以在上面解释“自暴自弃”动机时的那种案例来简单的说明一下处理方法。
在这种案例中,孩子突然间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进而出现不愿上学这个偏差行为,这是因为父母持久的高压,让孩子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动机。面对这样的境况,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林老师的建议是:不放弃,而且及时鼓励好行为。
这要求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的这个行为就产生失望情绪,更不能因此批评孩子,指责其不思进取。父母此时最应该做的是一看到孩子有看书或者想去学校等类似的好行为就马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如此,才能更快的让孩子走出“自暴自弃”的不利情绪。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