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幼升小:如何学好汉语拼音?

2020-10-11 教育 111阅读
1、运用儿歌学拼音
一年级新生如何学好拼音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因而,大都不喜欢上汉语拼音课。一年级的孩子好说、好动、好玩,注意力易分散,为了让他们喜欢学习汉语拼音,使他们对汉语拼音感兴趣,并且在一个多月内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同时准确地拼读音节,以及正确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作为家长也应该配合老师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因此,抓特点、进行对比、展开联想,并将游戏融如其中,对拼音产生兴趣,感到学拼音是一件“乐事”,对学好拼音充满信心。
运用儿歌突破难点
单韵母只有6个,看似容易,但对初次接触拼音的学生来说也是困难的。抓住单韵母字形的特点,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结合插图编成儿歌:
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大公鸡,哦哦叫,拢圆嘴巴ooo;
水中游来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漂亮小i带帽帽,咧开小嘴iii;
树上有个乌鸦窝,翘起小嘴uuu;
小鱼吐个小泡泡,吹起笛子uuu。
朗朗上口的儿歌,能立刻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孩子们记住了字形和发音,同时也激发了孩子想学下去的欲望。枯燥无味的符号,注入了诗情画意的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学拼音很有意思。
学习单韵母的同时还要分别学习单韵母的四个声调,这是难点也是重点。运用形象化的儿歌,再配上手势,降低了难度,就能牢牢地记住了。
一声高高平又平,
二声好像上山坡,
三声下坡又上坡,
四声就像下山坡。
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比赛,你读一遍,我读一遍,孩子会格外认真和积极,因为想赢嘛。二声、三声比较难读,但配上小儿歌和手式后,大部分同学能准确读出单韵母的二声、三声。
单韵母学完后,紧接着要学23个声母。声母中的一些字母的外形相似易混,这对分辨力较差的孩子来说,掌握起来困难更大,要想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借助儿歌将抽象的字母变为贴近生活的形象化的语言,通过形近字母的对比,帮助孩子加强记忆。
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左上半圆qqq。
女孩听广播bbb,举旗上坡ppp,鼓锤鼓面ddd,气球上天qqq。
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一根小棍lll。
条绕圈ɡɡɡ,一根拐棍儿fff,一根伞把儿ttt,一把椅子hhh,一个气球qqq,一块西瓜xxx,一棵小苗rrr,一根树叉yyy。
有了前面的儿歌做基础,学到后面的复韵母时,孩子已经自己学会对比了。例:学到ui时,学生就能主动与iu比较,马上发现ui就是把iu颠倒过来,学到ie时;学生又与ei比较,马上指出ie就是把ei颠倒过来。这样,用刚学到的方法,主动找特点进行对比,很快就记住了字母的字形。同时,在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语文的能力也渐渐地提高了。
一些拼音规则易忘易混,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借助儿歌记住规则也是很好的方法。
i、u相连标在后;谁在后谁戴帽(声调)。
小u特别有礼貌,
见到jqxy就脱帽,
脱了帽还念u。
jqxy不和小u做朋友。
小孩子很喜欢读这些贴近生活的儿歌,感到很有意思,经常读也不觉烦。通过反复记忆,轻松地记住了规则,并在拼读中自觉地运用进去。
以上的这些儿歌,刚开始是由老师根据字母特点来编的,慢慢地就要启发他发挥自己的想象,也来编出朗朗上口的儿歌。例:学r时,有的孩子会说:海边看日出rrr,有的会说青青小苗rrr,抓住r的读音和字形的不同特点编出儿歌,一下子就记住了字母r。
浅显易懂的儿歌既分散了学习上的难点,又使孩子的语言和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哦!
2、讲故事学拼音
纯拼音的教学是抽象、枯燥的,但在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设计得巧妙得当,就能引起学生对拼音的兴趣,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新的学习任务。
在教学汉语拼音 an、yuan、en时,我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编故事,使插图的表音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故事的学习氛围中轻松学拼音。
首先,我利用课件出示一幅天安门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并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就是复韵母an,如何记住an的形呢?我演示出两个小朋友,分别手持a和n,从不同的方向走到一起,a和n一合并,就成了an。然后,我让学生自由想像,自由发挥,说说怎样记住an的形。学生们兴趣盎然、议论纷纷。有的用小故事,如: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拿着a和n来到天安门前唱歌跳舞,歌唱北京天安门;有的用儿歌,如:“小红和小明,手拿a和n,来到天安门,成了好朋友”,等等。学生思维之活跃让我赞叹不已。
接着,教师边演示课件边叙述,小明和小红离开了天安门,各自回家了。小明在回家的路上走着,突然,一只皮球滚到了眼前。教师接着问:这只皮球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圆形。教师将一个写有yu的半圆和另一个写有an的半圆合并起来,组成了一个书写着yuan的圆球。这种演示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后,教师再演示课件叙述:小红回到家,发现家门是关着的,于是她做了件什么事?学生纷纷用手作摁门铃状,答道:摁门铃。教师将写有e和n的卡片交给学生,让学生仿照an的学法自由组合、自由讨论。
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把原本毫不相关的an、yuan、en通过图片和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生熟知的事物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掌握新知。
在教学完an、yuan、en后,是in、un、ün的教学。教师鼓励学生像老师那样,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新知。学生们兴趣高涨,三五成群、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不一会儿,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编成了。如:一只小白兔在烈日下奔跑,看见一片树荫(in),便在树荫下乘凉。这时一只蚊(un)子看见了小白兔,便向小白兔飞去,小白兔一挥手把蚊子赶到了白云(ün)中等有趣的故事。当然,这与教师的适时引导与点拨是分不开的。这种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利用图形记住拼音的音和形,比单纯的看图引入拼音,再读拼音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