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2021-11-22 母婴育儿 259阅读
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出生后,婴儿的衣着、婴儿的谈话,以及对婴儿行为的要求等,都包含了性别差异的社会化过程。
性身份在3岁前已经确立,到3岁之后,随着语言技能的发育、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日趋复杂化,儿童在家庭和周围世界里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身份。
婴儿有性意识吗
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月大的男婴会在哺乳的时候出现阴茎的自发性勃起,随着吮吸频率的增快,婴儿面色涨红,全身肌肉有节律地收缩,随之出现一种满足后松弛。
整个过程类似于成年人的性兴奋过程。也有报道说,女婴也有类似的阴道分泌液增多和阴道节律性收缩。至于七八个月的婴儿摸弄生殖器,做一些夹腿的动作,则更是司空见惯的事。上述事实说明,婴儿是有性意识的。
儿童有没有
性体验
有一个家长写信说,他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今年4岁,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形成了一个怪异的习惯,令父母很是烦恼。
她总是喜欢用自己的阴部与床头或别的类似物体摩擦,在摩擦之后,她脸色涨红,眼光发直。难道一个4岁的小女孩也有性欲吗?这涉及到如何看待儿童性欲的问题。
类似情况也在其他家庭发生。家长应该懂得,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作为性兴奋区的身体某些性器官的功用,在青春期前不是不存在,而是潜在的。
只要环境中具备适宜的刺激,便可诱发这一功能。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偶然获得的刺激,有时可诱发身体兴奋区的感觉,继而引向追求这种快感。
从本质上来说,儿童的性游戏不同于成人的性欲,儿童可接受外界的性信息或性刺激,但不能在内心深处理解它和意识它。
儿童的性游戏多数以非性欲为目的,如娱乐和交友等。因此,对儿童的性游戏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过分夸大,要立足于教育,帮助儿童顺利发育成长。
正确引导孩子度过“性蕾期”
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教育不当,可使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受到挫折,产生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性蕾期”,幼儿的性心理可有以下几个特点:
性好奇 当孩子开始意识到有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到底是怎么样的。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种行为,不应该打骂孩子,否则女孩容易因此产生“性罪恶”的观念,成年后易出现性冷淡,男孩会产生逆反心理,成年后容易出现“窥阴癖”。
性骄傲 当男孩发现自己有一个“小鸡鸡”而女孩没有时,有些男孩会有意在大人面前“炫耀”,如在亲友面前把小便射得高高的,以显示自己有个“小鸡鸡”而骄傲。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也不应打骂,可平静而自然地提醒孩子不要当众小便。如果处理不当,孩子的逆反心理压抑下来,成年后易出现“露阴癖”。
幼儿手淫 3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可从玩弄生殖器中获得快感,造成手淫习惯。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种不良习惯,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打骂指责。这样做,往往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容易使孩子因心理受打击而产生“性罪恶”观念,成年后阳痿或性冷淡往往与此有关。
性别认同混乱 3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应明确告诉男孩,长大后会像爸爸一样是男人,告诉女孩,长大后会像妈妈一样是女人。
切忌按照自己的“愿望”,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样,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样,否则可能使孩子出现性别认同混乱,成年后出现同性恋、异装癖、易性癖。
如何对待孩子的性活动
孩子的性活动是无意识的、不稳定的,甚至是盲目的,父母应采取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纠正。
不要让孩子和父母同睡一床,以避免因父母在睡眠中无意触碰到孩子的性兴奋区而诱发孩子的性感觉。
应丰富孩子的活动,使之多样化、趣味化。培养孩子的多样爱好,使孩子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他所感兴趣的活动上,如绘画、玩智力游戏等。
尽量减少环境中诱发性活动的刺激,父母自己行为需检点,孩子的内衣内裤应宽松些,不要让孩子从事有可能刺激性感区的刺激,如爬树、抱枕头等。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地传授一些性的常识,在平时谈话中多加引导,可运用故事、比喻等方式来说明生育、恋爱等方面的现象。
当父母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有互相观看、相互触摸等性游戏时,应及时加以阻止,但要注意方法,不要训斥、打骂,而要说明道理,正确引导。
如果孩子确实克服不了这种不良习惯,影响了正常生活,父母应与医生联系,共同查找根源,消除隐患。
当孩子提出性问题时,父母应因势利导,做到以下几点:
1、当孩子提出性问题时,应轻描淡写地回答,不要欺骗,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有神秘感。因为孩子的性提问往往是漫不经心的,并没有怎样深思熟虑,更没有什么恶意想法,父母应当了解这点,自然坦诚地回答问题。父母的窘迫与羞怯,只能加重孩子的好奇心,使之对于所提的问题耿耿于怀,牢记在心。
2、应用科学名词解释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诉孩子如何保护它,不能随便玩弄。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要超过孩子的好奇范围和理解能力,就具体问题回答,不要过深过细,应当通俗易懂,充满自信。
3、回答问题时,应坚决果断、简洁明了,应在语气中表现出权威的、结论性的含义,不要引申,也不宜鼓励孩子引发联想。
总之,在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父母在语言和表情上应做到恰到好处、自然大方。
日前有媒体报道,有杭州家长在微博上吐槽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称教材尺度太大,并晒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关介绍”的图片,引发热议。该读本出版单位北师大出版社方面则回应,这一教材经过了严格的审查流程,符合教材编写的初衷。
性教育一直是国内教育中的盲区,有些老师、家长还抱着“诲淫诲盗”心态去看待性教育。此次教材中的大尺度图片,让有些家长感到“辣眼睛”,或许最能说明的问题是其敏感——在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性道德等知识,初中阶段讲生育过程、性成熟、性约束等。
当然,性教育要有“正确打开方式”,比如发放该教材时,其实无妨跟家长告知、沟通,让其协同指导孩子,而不至于拿它当“禁书”。
时下不少学校都在着力填补性教育上的空白,诸如性教育尺寸怎么把握、具体应怎样施教等,也确实是问题。但比“怎么做”更要紧的是“要去做”,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当认识到,性教育本质也是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它本身不是问题,回避性教育才是问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