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人为什么那么残忍

2022-03-10 综合 124阅读
这个世界啊,无论是哪一个角落,都后好人坏人之分的,世界上的两次大战呢都是一些有权势的极端分子发动的,日本是一个很矛盾的国家,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战争,日本也一样,当初是因为日本的资源少,还有就是大量的人民被欺骗了,那些掌权者,恶化我们的形象,其实当初的一部分日本人都不清楚的,不了解我们,才加入进来的,但有相当一部分是有目的来侵略我们的。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制裁日本战犯的审判结果提出质疑。安倍质疑“东京审判”,表面上是为日本战犯辩护,实质上是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开脱,这不由得让人再次想到日本军人在二战中所表现的残暴行为。
神道教和武士道精神,使“残忍”深入日本士兵骨髓
日本研究专家华永正在《日军何以如此残忍》一书中分析道:神道教是日本的国教,是日军的精神支柱,也是日本统治者控制军队的重要手段。神道教没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那种仁慈、宽忍和牺牲自我的精神,更没有中国道家“无为”的思想,而是充满着人世、扩张、利己和好斗的教义。
当时的日本兵就认为自己是“神赋特权”进行征讨杀戮,所以,即使是疯狂杀人,也心安理得,毫不手软。
1941年圣诞节前夕,日军竟在香港修道院用修女祭刀,便是一种“惩罚异教徒”的“愉快”。
今天的日本,包括首相、大臣和议员在内的政界要员接二连三地参拜靖国神社和各地方的护国神社,他们不仅是为了追悼日军的亡灵,而且也是在呼唤“神道教”的回归,这既包含着日本人内心的“神国思想”、“征服野心”和“尚武传统”,又是一种经过精密包装的法西斯主义的精神。
说到日本人,就不能不说到武士道。武士道精神是一种行为习惯,与神道教互为表里。换句话说,神道教是抽象的指导思想,武士道就是具体的行为指南。
武士道指导日本武士视杀人为“友谊”。如“介错”的规矩,就是武士可以切下切腹者的头颅为其超生;“斩舍御免”,就是武士如果认为自己受辱,即可杀死对方,不受法律制裁。日本武士以“杀人”为职业,有“刀不虚出”的规矩,指武士拔刀后须有斩获才能入鞘等等。
日本的剑道只研习杀人的技巧,而且特别允许武士对平民试刀,而且日本武士讲究“斩劈”,愈是对方不抵抗和求饶,便愈要将对方劈死、斩杀才肯罢休。
所有的这些武士道的“传统”,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都有体现,他们展开的杀人竞赛,“百人斩”,强奸妇女甚至老襦幼女也不放过,并将失去抵抗的中国俘虏成批地砍杀,都表现了日本武士道的本来面目。
日本老兵回忆,他们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意识,日本和日本国民都是非常优秀的,而中国人是劣等民族,杀了劣等民族的人,你的灵魂就会得到拯救,所以一定要杀,也因此我们就很坦然地去杀人了。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年轻的士兵们满怀着为天皇效忠,为国家效力的自豪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侵略的道路,而他们的亲人,也怀着同样的自豪感,把他们送上杀人与被杀的战场。
新兵入伍就受尽折磨,以迫使他们对敌人更凶狠
当新兵到达团部新兵营,开始他们第一次训练时,所有夸耀、鼓舞云消雾散。一群可能全世界最凶蛮的军士,对交到他们手上的人,不由分说,上来就抽耳光、拳打脚踢,为让你俯削占耳。军官团的纪律实施也一样。一名高级军官当众打下级军官的耳光就像家常便饭。这不过是把人变凶狠、变成一名“皇军”的计划之一部分。
虽说真正教育性的惩罚也有,但多数惩罚往往是老兵闲极无聊或来了情绪。执行惩罚之前,先得说一通“这是给你们灌输军人魂”。然后命令新兵排成一排,咬紧牙齿,保持立姿。老兵用拳头挨个打他们。运算是好的。还有用系佩剑的皮带和皮靴筒用尽力抽打的。打得他们额头上汗津津的,几乎到了人体忍耐的极限。
当日本士兵,开始行动后,就像一只注满了情感情绪的压力锅,所有曾压到他头上的凶残和伤害,都将向敌人发泄。正是这一点造成了日本军人——从高级军官到他们的下属——施加于战俘的暴行。他们随意的、想都不想就径直发泄的凶残,在一代代西方人眼里,集中体现在巴丹半岛(菲律宾吕宋岛西部,二战战场之一)敢死队的野蛮以及缅甸铁路的恐怖里。
毫无疑问,许多日本人对这类野蛮的军国主义表现顺从是出于不得已,但几乎没有人反抗。
少数人,无论是持不同政见者还是所谓“另类”,在日本社会都很孤立。
在大吹大擂的战时鼓噪中,想要站出来,就更艰难、更不同寻常。许多士兵——不仅仅是知识分子——在日记里记录下他们的遭遇。但对军旅生涯之恐怖,一般讳莫如深,因为在1930年代,言论管制几乎无所不在。
据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渡边克己回忆,一个小学教师,因为抵抗军国主义教育,挺身反对战争,呼吁和平,被判“违反治安维持法”而遭逮捕。他被取消只服短期兵役的权利,又被剥夺了参加干部候补生考试的资格,间隔还不到5年时间,就作为现役兵,又一次被扔进了军队。
老兵和下士官好奇地看着这个比自己年纪还大、高个子的新兵,眼神中带着对知识分子的反感。于是,他就不得不忍受老兵日复一日的折磨。
老兵折磨新兵,在军队里被叫着“课目”。他们先喊一声:“摘下眼镜!”“站稳了!”接着,铁拳飞来,打得他鼻青脸肿。连第二天早上喝酱汤也钻心地疼。满嘴的牙都打得东倒西歪。而他作为新兵中与众不同的靶子,背负着“非国民”这个沉重的十字架,还要被迫接受二、三倍的体罚。
到战争结束时,有些日本人开始讲述他们的经历。从大冈升平的《野火》开门见山的讲述,到山本七平的作品中细腻的心理分析,日本战争机器的恐怖最后终于呈现于光天化日之下。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