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来历
老子,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洛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曾做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馆长。道家开山始祖,著道家经典《老子》,分为上、下篇。
上篇第一句:
“道可道,非常道。”
下篇第一句: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故后人取上篇“道”、下篇“德”字,将《老子》称为《道德经》。《道德经》,五千言,震烁古今,使老子一举成为中国古代圣人之一,跻身世界文化名人。太宗李世民也不得不攀亲沾故,说自己是老子的后代。
《道德经》经庄子发挥,被法家、儒家不同程度“剽窃”,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均产生过深远而重大影响。《道德经》远涉重洋,同样受到青睐。
老子首次提出了“道”的概念
“道”是什么?
“道”是宇宙中唯一而绝对的物质存在,不会随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因力作用而改变。
“道”是万物之本源、“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后寓于万物,滋润万物。
“道”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道”虽然恍恍惚惚,却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具有“恒”长的规律性。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不对万物干预,让万物顺应自然,而非约束和强制。
“道”自身独立、永恒、变化、运动,“道”不以外因作用而改变。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致虚守静,柔弱不争。所以道家隐居山川,远离世间纷争,回到虚静状态,保持内心平静。
最后强调一点
“道”看不见,摸不着。
所以“道”也未必说得清。文辞简约的《道德经》的确句句玄机,旨意微深,却又无上智慧。故《道德经》会形成魏晋玄学,促成本土道教,受到几千年神秘文化的顶礼膜拜。
“道”消极么?我看未必。汉初、唐朝的发展和兴盛是为证据。
读《道德经》,静水推荐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
静水笑沧笙//感谢您的来访//欢迎留言赐教//欢迎点赞/关注/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