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码头的发展与衰落
第一个集装箱码头 ──天津新港装箱码头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它利用特制的箱体运送货物,周转快、货物损失少、运费低。这种年轻的运输方式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后,迅速发展,成为水路、陆路、空中运输的一种统一方式。 我国第一座集装箱码头,是1974年6月开始在天津新港兴建的,经过7年的建设,第一个泊位于1981年12月正式交付使用。到1985年底,天津新港新建的四港池3个集装箱泊位建成投产。该码头4个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达40万个标准箱,成为我国最大的集装箱专用码头。 开展集装箱运输较早的上海港是目前我国集装箱运输量最大的沿海港口,年吞吐能力30多万个标准箱,货重250多万吨。现有10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每月开出50多个航班,停靠20个国家的30多个港口。 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集装箱生产厂──广州造船厂集装箱分厂,于1980年9月在广州建成正式投产。该厂是在我国广州造船厂与香港、美国有关公司签订的补偿贸易合同的基础上建成的,设计能力为年产集装箱1万只。 1978年以来,我国发展了海运、铁路、内河、航空等集装箱运输业务,集装箱货运吞吐量在逐年增加。“七五”期间我国集装箱业已有较大的发展,交通部还编制了“八五”及2000年集装箱运输发展规划建议,为我国今后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