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一点对小班幼儿来说更为重要,我们只有与幼儿互相交流,在情感、认识携源上达成一致,建立朋友关系,同幼儿及时沟通,才能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但是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在幼儿园里,小班的孩子最为急人,有时候你和他们说话说几遍他们好像不懂一样,完全不理睬老师。有时候会觉得很没有回应,一个人像在那里唱独角戏一样。上课的时候很冷场等等,沟通起来比较费劲。如何能够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为此我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关注,尝试探索着更有效的沟通方法。
谈到与孩子的沟通的问题其实就是师幼对话。师幼对话是什么?总的来说它是指幼儿与教师之间在一种平等、自由、真诚、开放和民主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对话,对话双方相互吸引、相互倾听、相互包容和相互分享。细说它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产生于教师和幼儿之间,即对话双方的角色关系;二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即对话双方你情我愿,没有强迫和压制。
《纲要》中这样说:“教师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环境,以关怀、接纳、慎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辩敏态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和支持他们大胆探索、表达。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即时以适当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师幼对话环境”。这里有两个关键词非常重要:环境的创设和情感的交流。交流的环境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孩子能够大胆去表达的,想说的。从这个角度想,对话应该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不是单纯的回答。
对于与小班的孩子沟通,具体操作方法我归纳成了以下几点:
一、 解读孩子,接纳孩子的感受
要想与幼儿交流,教师首先要会看,要用眼睛去看,看看事情的经过,看看幼儿的行为,解读这些行为后面的原因,从而真正的了解幼儿的需要,满足幼儿的需要。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我们要能够有初步的判断和了解,不能盲目的对孩子进行判断,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这个问题,也许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就会要有效得多。
在出现一些实际的情况的时候,特别是孩子在遇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发自内心的体会孩子的感受:“你现在心情很难过,老师也觉得是这样!”“你好像不喜欢这个活动。”等等,这样让孩子能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接纳,从而愿意表达自己的心声。
二、 关爱孩子,用情感的角度打动孩子
(一)、消除孩子的陌生感: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来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他们充满了陌生感,心理的不安全油然而生。他们最需要的是教师的爱。老师需要真诚的去关注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喜爱。
(二)善用肢体表达:肢体交流是我们经常会使用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爱意的表达,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很喜欢老师牵手、老师拥抱、摸头等等。试想一位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经常会是这样,抱着,亲亲、摸摸,这是一种爱的表达和表现。老师对孩子也多些肢体上的交流孩子们会更有安全感,觉得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自然拉近了距离愿意参与交流。早上来到幼儿园,抱抱孩子,告诉孩子老师很想你呀,孩子自然会很高兴。
(三)以父母的身份标识自己:老师可以尝试以父母的身份标识自己,特别是面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孩子对亲人的依赖,给了我们启示,扮演他们的至亲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四)注重情感交流:要经常对孩子说:“我喜欢你!”“我很爱很爱你!”情感表达是促进情感的一种方式,听到这样的话孩子们会很喜欢、很愿意听,也会更积极。这样的交流多了,孩子也会有这样一种意识要主动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另外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要注意关注孩子情绪情感的变化,及时的反馈孩子。
三、 面对孩子,五多五少法则
(一)多一些情景化的语言,在情境中与孩子沟通
什么样的语言小班孩子喜欢听呢?适合小班孩子的应该是赋予情境性的语言。小班的孩子对于那种故事、童话的语言更为喜欢。比如“请像小猫一样轻拿唤轻的走到厕所去” “请想长颈鹿一样站得高高的”等等。我们还自己创编了大量的生活故事帮助幼儿学习常规,如《小猫生病了》《挑食王国》等等,通过情境的讲述,孩子们很快能够理解也听得非常认真,下一次再回应的时候他们会主动说出很多相关的话语,如洗手的时候我说“小朋友们不要玩水。”马上就有孩子结过话题说“要不然就像小猫一样的生病了”等等。
(二)多一些倾听,放慢一些速度
对小班孩子说话不能够操之过急,有时候说完话之后要稍微等一等,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特别是在问孩子的想法的时候,不要问了几遍之后孩子没有反应后就失去了耐心,其实应该在孩子没有回应的时候试图努力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去表达。特别是对那些本身比较胆小的孩子,慢慢的引导说:“老师很想知道你的想法或者是老师还不知道怎么去做呢,你告诉老师好吗?” 而倾听是沟通的前提,了解孩子最重要的的途径也是聆听孩子的倾诉,从孩子的诉说中你可以了解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然后可以有针对性的给予关心好帮助。这样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容易,因此老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关注孩子的倾诉。孩子诉说高兴的事,我们应该产生共鸣,如:孩子告诉你,他会背一首古诗时,老师可以称赞说:噢,你真棒!可以背给我听听吗?孩子诉说不高兴的事时,老师应该让他尽情宣泄,并表示同情,如:小朋友来向老师告状,老师要弄清楚来龙去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倾诉你不感兴趣的事时,也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关注他的话题内容,老师可以使用“嗯”“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表示我们正在认真的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你倾诉,也可以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三)多找些孩子的话题,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要让孩子说话,首先要有话题。这个话题应该是老师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的出来的。话题应该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有所生活体验的东西。比如喜欢车的孩子可以和他一起谈论有关车的问题,创造孩子开口的机会。在一日生活中老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时机,主动和孩子亲近、交流、沟通。如:晨间接待,我们要主动迎上去,从家长手中接过或抱过孩子,在他们的脸上亲一亲,并主动夸夸孩子,比如:衣服好漂亮呀,脸蛋好香呀等等。然后去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什么,从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中提炼出话题,说说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和玩具等,这样孩子们自然能够有效回应。
(四)多一些鼓励赞扬,少些呵斥
孩子喜欢鼓励,老师对孩子的鼓励尤为重要。特别是对那些内向胆小的孩子,要尽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用正面评价的方式评价。多说肯定赞扬的话,积极的鼓励的话可多不可少。
(五)、多些童真童趣,少些生硬古板
当然老师对孩子的表达很重要,比如孩子吃饭时说很多遍大口吃没有用,试试这样说:“你大口吃给老师看,看嘴巴大不大!”孩子一般更容易接受。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正面强调的作用。
你还可以尽量的用夸张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小班的孩子越是用夸张的语气讲话孩子越是能够激发起孩子的兴趣,我们老师在与孩子对话的时候要适当创设出夸张的情绪,激励孩子表达的欲望。特别是在孩子主动表达的时候,老师的回应要是夸张和激动的,能够表达出对孩子的肯定和喜爱,表现出想继续倾听下去的愿望。比如孩子很高兴的过来说老师我今天没有哭,老师应该很惊喜的看着孩子,说到:“你今天真棒,一直都没有哭!大拇指送给你!”这样激动的语言送给孩子们,他们一定会很兴奋呢。
总之,良好的师幼沟通应该贯穿在每一个教育环节、每一个教学活动以及点点滴滴幼儿园的生活场景中,它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充分的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我们老师自身还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沟通意识和交流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和我们自由的交谈、快乐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