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本特色表演意见和建议

2020-09-17 教育 79阅读
一、多些生活意识
树立教师在幼儿园中的生活意识,幼儿园是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幼儿园里,我们没有生活的意识,只有教学的意识,所以就丧失了生活教育的机会,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很多知识性的东西并不重要,幼儿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应是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学习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我觉得幼儿园的教学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解决各种问题。教师把幼儿园仅仅当成一个教育机构,教学、工作的意识很浓,一到幼儿园教师就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一个唯一—“教师”,把幼儿当成自己唯一的教育对象,如此,导致教师眼中、心中都没有生活,只有教学。因此,我们要树立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成长的意识,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唤醒教师的多种角色意识,虽然《纲要》也提出了“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4],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除了教师,还有其他的角色,也没有意识到要把幼儿当成共同生活的“孩子”、“伙伴”、“朋友”、“弟妹”……甚至把幼儿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和师长。在上面的案例中,就没有很明显的教师角色,教师的指导已隐藏在请幼儿帮忙的互动中。只有当教师在幼儿园中的“教师意识”、“教师角色”有所淡化,换之而来的是教师和幼儿在共同生活中根据需要不断变换的角色,如:学习的同伙、玩耍的孩子王、知心的朋友、解决困难的伙伴和支持者……幼儿园的教学才能真正进入生活化的实质。
二、多捕捉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以生活为基础,教材作为储备的学习库存。以生活为线索和导火线,选择适合的教材改装、设计融入到生活中。在这里,生活就是课程,课程设置的主人应是幼儿和教师,课程是班本化的。备课的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备课的过程也是幼儿和教师学习、生活的过程。在案例中,教师能够抓住发现这么一件小事,和孩子们很自然地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可以感觉得到幼儿自主、专心致志的学习,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三、多把生活交给幼儿
以往,我们总认为幼儿还小,什么也不懂,不仅没想过要把幼儿的生活交还给他们自己,甚至还一切包办代替,说一不二,霸道地替他们生活。幼儿在园里要学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要学会怎么快乐地生活,而我们却是把他们的生活束之高阁,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在那学一些对他们现在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在舍近求远?在放弃人最基础的东西,而去追寻沙漠中的空中楼阁?其实只要我们能相信幼儿,大胆地把幼儿的生活交还给幼儿,甚至把我们的生活也交给幼儿,你会发现原来孩子对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则[5]。
四、多些灵活应变
既是生活,就没有固定的形式,每天在幼儿园里生活是什么样的就怎么生活,一切都融在快乐的生活中,有“工作”,有游戏,有玩,有吃喝拉撒睡,有娱乐休息……一切活动没有课的模式,没有很明显的环节界线,没有一环紧扣一环,只有轻松和谐,只有生活中的自然。也就是说师生是在生活中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把一些发展目标自然地融入到生活之中,这样的情境下幼儿更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更容易接受和获得一些有益的关键经验[6]。教师使用的语言也应该是生活化的语言,有更强的亲和力,不用一板一眼,不用很严谨,完全是生活化的语言,如果一个很自然的活动,再用非常严谨的语言,总觉得更像在上课,生活化游戏化也就不存在,师生间会缺乏和谐、平等,缺乏生活的氛围了。当然涉及到一些知识点和概念性的东西是要规范的。最好是把必要的规范的语言融在自然中,加一点幽默和随意,是一种很好的技巧。
总之,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生活,给幼儿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孩子真正的成为生活的主人。但课程生活化并不是幼儿园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而是幼儿园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多生活、少上课应是我们课程安排的准则。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