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如下:
1、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可以防止因氧化引起的食品变质,常用于需要长期保存或食用周期较长的食品。食品被氧化后,不仅色、香、味等方面发生不良变化,还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2、漂白剂
这类物质均能产生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遇水则形成 亚硫酸(H2SO3)。除具有漂白作用外,还具有防腐作用。此外,由于亚硫酸的强还原性,能消耗果蔬组织中的氧,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可防止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
亚硫酸盐在人体内可被代谢成为硫酸盐,通过解毒过程从尿中排出。亚硫酸盐这类化合物不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以免产生不愉快的气味。
亚硫酸盐对维生素B1有破坏作用,故B1含量较多的食品如肉类、谷物、乳制品及坚果类食品也不适合。因其能导致过敏反应而在美国等国家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3、着色剂
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4、护色剂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或保护食品的色泽,除了使用色素直接对食品进行着色外,有时还需要添加适量的发色剂,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
5、酶制剂
酶制剂指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具有生物催化能力酶特性的物质。主要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
6、增味剂
是指为补充、增强、改进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的物质。有的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
7、防腐剂
是指能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防腐剂一般分为酸型防腐剂、酯型防腐剂和生物防腐剂。
8、甜味剂
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扩展资料
六种可怕的食品添加剂
1、蔗糖聚酯
蔗糖聚酯是一种脂肪替代品。从薯片到冰激凌,很多点心中都含有蔗糖聚酯。由于人体消化酶无法分解这种大分子,因此这种食品添加剂不利于控制体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蔗糖聚酯属于食品原料,和其他降低脂肪吸收的因素一样,它也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2、糖精
糖精是最古老的甜味剂,其成本较低,一般用于冷饮、饮料、果冻、冰棍、蜜饯、糕点等。多项研究发现,糖精会增加实验鼠膀胱癌危险。由于糖精有微弱的苦味,不可能被大量使用,现在市面上用糖精作为甜味剂的包装食品已经比以前少了很多。
3、溴酸钾
溴酸钾在发酵、醒发及焙烤工艺过程中起到一种氧化剂的作用,有助于面粉定型及烘焙,在焙烤业被认为是最好的面粉改良剂之一。动物实验发现,溴酸钾可导致甲状腺癌和肾癌。我国明令禁止食品中添加溴酸钾,因此若购买正规食品,便不会遇到含有溴酸钾的麻烦。
4、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BHA和BHT是石油衍生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常用于油炸食品、方便面等。动物实验发现,这两种添加剂有致癌危险。如果油脂不使用抗氧化剂,其氧化带来的风险要高于BHA和BHT,若使用量在安全范围内,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5、氢化植物油
氢化植物油是饮食中反式脂肪的主要来源,常用于制作炸薯条、炸鸡块、蛋糕等食品。哈佛大学一项研究称,反式脂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病例每年约7万人。目前我国反式脂肪酸人均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因此消费者不必过度担心,但为了自身健康,应尽量减少含反式脂肪酸食品的摄入。
参考资料: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添加剂主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