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精神不正常?

2022-04-02 情感 99阅读
看个体的言行能否被所在的社会文化所接受,能否被常人理解,能否会用背景给予合理解释。人们在家穿背心、内裤很常见,但如果穿背心、内裤去上班、去听课、去逛大街就显得与环境不协调。夏天

一、与现实环境对比分析:看个体的言行能否被所在的社会文化所接受,能否被常人理解,能否会用背景给予合理解释。人们在家穿背心、内裤很常见,但如果穿背心、内裤去上班、去听课、去逛大街就显得与环境不协调。夏天大家都穿短袖,你穿棉裤棉袄,那就和环境很不相称。二、与自身过去的稳定状态对比分析:我们说一个人“今天不正常”,是说他现在和过去的一贯表现不一样,这里“不正常”有“不平常”的含义。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人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话特别多,喜形于色,整天忙个不停,精神科医生可能要怀疑他“轻躁狂”。但如果这个人平时就非常外向,喜欢开玩笑,本身是个“乐天派”式的人物,他的行为是否是病态要另当别论。故一定要强调对比——这里是纵向对比,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比。如果性格有明显改变而又不能从心理学上做出解释要考虑精神异常。但应指出,性格的稳定是相对的。有些人在遭受重大刺激后性格有一定程度的改变是可以理解的。三、与社会常模对比:人的生物指标呈正态分布,如身高、体重、智力、性格等。精神正常的标准是基于正态曲线的数学原理而设立的,其基本假设是:同一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就是正常行为。例如2岁的小男孩经常在公共场合玩弄生殖器,大家不仅不把它看成是病态,反而觉得挺有趣。如果他长到20岁依然如此,那我们就怀疑他有病了。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不会这样。应该指出,“少数”不是“异常”的同义词。如有些女同志终生不婚,从统计学上看它不在正常范围,但不结婚对社会没有危害,我们也不会说她是病态。因此统计学标准应结合其它标准综合判断。心理与环境的一致性,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人格的稳定性是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的基本依据。但是,“正常”和“异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要绝对和孤立地理解。脱离了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文化背景来讨论正常与异常是毫无意义的。如一个突然转身哈哈大笑,是正常还是异常?在舞台上是正常的,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讲着课,在黑板写完文字板书突然回头对着学生们毫无表情的哈哈大笑一分钟,还能说是正常吗!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仅要看行为本身,还要分析该行为出现的背景和前题。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有心理障碍,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去找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心理健康十条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心理健康可概括为,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调控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作出良好的适应,以及自我内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