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是电压和电流相位的夹角。
对于单相用电负荷,功率因数是有物理意义的,三相功率因数没有实际物理意义。如果三相负荷平衡、对称,可以用单相的功率因数代表三相功率因数,但许多场合三相的电流不会一样。
所以也不可能通过测量得到三相功率因数值(尽管现场三相功率因数表是有接线的,但其瞬间值是严重不准确的)。某一瞬间视在功率与有功功率的的相量夹角也是功率因数角。
扩展资料:
功率因数角,即感应电动势E0与电枢电流之间的时间相位角,记为ψ。
电枢磁势Fa对主磁势Ff的影响结果取决于Fa与F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这一空间相对位置又与E0与Ia之间的时间相位角y密切相关。随着ψ的不同,电枢反应所起的作用(助磁、去磁和交磁)也不尽相同。
由于感性、容性或非线性负荷的存在,导致系统存在无功功率,从而导致有功功率不等于视在功率,三者之间关系如下:
S^2=P^2+Q^2;S为视在功率,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三者的单位分别为VA(或kVA),W(或kW),var(或kvar)。
简单来讲,在上面的公式中,如果今天的kvar的值为零的话,kVA就会与kW相等,那么供电局发出来的1kVA的电就等于用户1kW的消耗,此时成本效益最高,所以功率因数是供电局非常在意的一个系数。
用户如果没有达到理想的功率因数,相对地就是在消耗供电局的资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功率因数是一个法规的限制。就国内而言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9~1之间,低于0.9时需要接受处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因数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