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上老师给家长提那些意见么

2020-04-17 教育 62阅读
转一篇经验之谈供参考:
以下三方面内容可以作为重点。
一、注重转变家长的人才观念
“望子成龙”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心愿,而考试成绩是家长衡量自己子女是否能成才的主要标准。家长的这种观念不仅助长学校应试教育风气愈演愈烈,也给教师与学生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觉得学生阶段是一种痛苦的生命历程,显然这种心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应向家长灌输正确的人才观念,要使家长明确以下三点:①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知识,而是科学研究方法或科学思维方法;②促进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是高学历而是人的进取精神与顽强的毅力;③考试成绩好不一定今后就是人才,而目前考试成绩差也不一定今后就无所作为。通过列举真实案例尤其是家长们熟知的当地人才案例来使家长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从而使家长较好地理解学校教育的行为与意义,明确家庭教育的实质内涵。
二、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如何科学地教育子女,如何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这都是多数家长即关注又困惑的问题。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的诉苦:“孩子根本不听家长的,只听老师的”。这种现象,除了个别家长在子女中的形象问题,多数是属于教育方法问题。我曾经目睹一个教育事实:一年轻母亲带着7岁的儿子与亲戚朋友在酒家聚餐,其儿子喜欢吃螃蟹,吃了一头后还要求吃第二头,母亲就轻声地说:“螃蟹这道菜是每人一头,你再吃别人就没有吃,你吃其他菜吧”!儿子很生气,就以“什么都不吃”来要挟母亲妥协。母亲则以平淡的口气对儿子说:“那好,既然你什么都不吃,那我们回去吧”。儿子既没答应回去,也没有再闹,乖乖地吃其他菜。我很佩服这位母亲能抓住“孩子喜欢在酒家聚餐”的心理而采取的“行动教育”策略,这就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会上,若结合类似于上述关于教育方法与策略的案例介绍,家长们很爱听。其实这方面内容很多,教师可以分别从“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良情绪的控制、耐力毅力的培养、读书兴趣的引发、道德行为的引导……”来作专题介绍,使家长逐步地掌握一些科学地家庭教育方法。
三、提出家校合作教育的可行性建议
召开家长会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家校合作教育的效益,首先教师在会上发言中应向家长们提出一些共同性的建议,如子女作息时间的控制、节假日的活动安排、课外良好兴趣活动的支持、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等等。其次是在与家长个别交谈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如家长提出如何才能使孩子离开迷恋的网吧问题,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议让家长参考,如引导孩子多参与一些感兴趣的其它活动,或者认可孩子在家上网游戏的“合法性”,但前提条件是不再进网吧,另外对上网的次数和时间有着明确的约定,家长与孩子双方按“协议”执行。对于个别确实难于管理或教育的孩子,如果当前还确实想不出有效的办法,则可以另约一个时间与家长专门探讨其子女的共同教育问题,而且必须落实,虽当时不能解决家长提出的教育问题,但“专门探讨”建议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很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同时也会增添家长努力教育好子女的信心。从教师的职责角度而论,教师绝不能说一些让家长失去教育信心的话。
家长会上,教师的发言与教师或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交流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水平与能力的反映,也是家长鉴定或评价教师个体素质的主要信息依据。它不仅体现平时教师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更体现教师的职业行为态度和职业精神面貌。为此,家长会上我们教师该说些什么?怎么说才能获得家长的好评?这是教师们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教师们平时要多用心去观察去研究一些教育教学问题,积累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经验,最好能成为“懂教育,会教育”的行家。家长会前,教师们一定要精心备课,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提高会上的发言质量。另外就是会前班主任要作一定会议策划,明确教师发言的人数与每个教师发言的主题,最好能预留较多的时间让家长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这样才能提高会议的效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