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来促进目标的达成

2022-07-26 教育 85阅读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所有设计的核心,无论是教学资源的选择,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评价方式的确定,都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完成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首先就是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历史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生提出来的目标。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都不同。教师要在综合分析学习者特征和教学内容之后来确定教学目标。因此,即使是同一内容,不同教师制定的目标也不会一样。教学活动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特定的主体(中学生)完成。历史教学目标的大小、深浅、多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 第二个原则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学校要采纳的目标应该是少量的而非大量的,因为实现教育目标需要时间,也就是说,要花时间才能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因此,设定目标要在有价值有意义的地方做文章。第三个原则是教学目标要适合测量或评价。教学目标制定出来之后,又该如何陈述呢?清晰的教学目标应具备的三个要素: ①说明在学生身上预期的终点行为; ②完成任务的行为条件; ③使教师满意的并能表现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成绩水准。 行为主体是学生,在陈述时往往略而不写。 行为动词要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学习水平是指学生学习结果的程度。总的来讲,教学目标可分三维写,也可合着写。教学目标的基本叙述方式为“行为+内容”。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操作。教学目标制定之后,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呢?那就是如何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也就是说,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评价。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教学策略。 总之,要想制定较为准确的教学目标、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并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我们老师就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领会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尊重教材活用教材。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