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位置,并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表明了我们党对自主创新认识的不断深入。
扩展资料: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2006年伊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扎实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2006-2020年,将是中国通过不断的努力进入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期,由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15年,将横跨三个“五年规划期”,真正通过转型与创新发展,从初步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到全面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敬差消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提出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并提出了比较具体的8个定性目标和4个定量目标。
在此基础上,重点确立了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国防等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68项优先主题;
瞄准国家目标安排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16个重大专项;
针对未来挑战重点安排了生物庆滑技术、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海洋、激光和空天等8个技术领域的27项前亮知沿技术、18个基础科学问题,以及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和发育与生殖研究等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为保证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纲要》从支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同时要求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随着全国科技大会的胜利落幕和我国新世纪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全党全社会对科技进步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将对我国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而《纲要》制定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共识,也为突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战略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十一五”时期的规划纲要实施效果来看,我国的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振兴装备制造业、探月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重大项目中,科技创新、科技应用、创新环境和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整体而言,我国正在按照《纲要》确定的方向,大踏步地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迈进。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设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