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2020-09-05 教育 91阅读
1 书 愤
宋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恨,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 今日歌
文嘉(我国明代画家)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
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
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歌,
努力请从今日始。
古诗大意 :一天又一天, 时间是这样的少, 今天又没有作为, 这些事什么时候能做好! 人的一生能有几天, 今天没有作为真是值得可惜! 假如说姑且放到明天做,明天又有明天的事做. 和你说起今日诗, 是为了让你从今天开始努力!
3、明日歌
清 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落。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译文】 
明天又明天,明天何等多!
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
那么势必虚度光阴,一切事情就会错过机会。
一般的人苦于被明日牵累,春去秋来衰老将到。
早晨看河水向东迅速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瞬息坠落。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明天?请您听取我的《明日歌》。
名句: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4、丑奴儿(1)书博山(2)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少年(3)不识(4)愁滋味,爱上层楼(5);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6)。
而今识尽(7)愁滋味,欲说还休(8);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9)![1]
译文: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2]
5、贫 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6、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诗 :登上高高的城楼,引动了万里乡关愁思。望芦苇青青柳依依,仿佛江南水乡景致。 溪上云起夕阳返照楼阁,楼头风狂预示着山雨将至。苍茫暮色中,归鸟飞向荒芜的秦苑遗址。寒蝉在枯黄的树叶间哀鸣,汉宫废墟上秋风低回声嘶。行人啊,休提起,当年咸阳的旧事。古往今来一切过往的历史,都已随着滔滔的渭水消逝。
7.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1]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 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8、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全文翻译: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9.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幽静的山刚刚下过雨,天气像晚来的秋天。一缕缕明亮的月光从松树枝叶缝隙过,远方若隐若现清泉击石之声。 竹林中不时传来一阵阵喧笑,那是洗衣的女子结伴而归。溪中的莲叶摇曳,是渔船沿水下行。春天的芳菲虽已消散,但秋景亦佳,我自可留连山中。
10、列子学射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②于关尹子子。尹子曰:“子③知子之所以④中者乎?。”对⑤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译文
列子学射箭,射中了一次,于是列子就向关尹子讨教射箭,说:“我学的差不多了”。关尹子说:“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不知道。”关尹子说:“不知道就不能算学会了。”(列子)回去后再练习,过了三年,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说:“你知道射中靶心的原因了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现在可以了,你要牢牢记住,千万不要违背它。不光是射箭,治国修身也是这样。
11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译文
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处可逃,
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
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
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
12、自嘲①
鲁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③。
横眉④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⑤。
躲进小楼成一统⑥,管他冬夏与春秋⑦。
13、鱼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ěr)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向(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向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14对酒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15读陆放翁集
[清]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16、晨起缝破衣
郑燮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
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
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译文:清早就起来缝衣服。主要是感激母亲的恩德,因为母亲七十四岁高龄,眼花手僵,晚上是看不见的,只有大清早就起来缝制,棉花也想多加点,针线也想缝紧点,到最后儿子不穿吧是有违母意,穿吧又满心愧疚。
17、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了,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象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象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18、京师人为严嵩语
诗人:明无名氏 朝代:明
可笑严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
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1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20、诉衷情①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② 匹马戍梁州。③
关河梦断何处?④ 尘暗旧貂裘。⑤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⑥ 身老沧洲!⑦
【翻译】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串,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招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21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将欲心事付瑶筝。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2池州翠微亭①
(南宋)岳飞
经年②尘土满征衣③,特特④寻芳⑤上翠微⑥。
好水好山看不足⑦,马蹄催趁月明归。⑧
译文
多年的尘土布满了军装,骑着马到翠微亭寻找美景。
好山好水还没有欣赏够,马蹄声就已经催我速归了。
23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1.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2.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是依靠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就落魄,大多不能融入社会,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24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25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1]
杨柳堆烟,[2]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3]
楼高不见章台路。[4]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5]
26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今译】
倚在栏杆旁,我不由得怒发冲冠,一场潇潇秋雨刚刚停歇。
举目远望,仰天长啸,万千思绪,奔涌激烈。
为祖国奋斗,三十年的功名,自当视若尘土;
与敌人周旋,八千里的征程,何惧披星戴月。
千万不要随便虚掷了少年时光,等到头发白了才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国耻啊,还没洗雪;臣子的复仇之恨啊,何时能灭?
驾起远征的战车吧,直把那贺兰山踏裂!壮志凌云,饿了就饱餐敌人肉;
谈笑风声,渴了就痛饮敌人血。
期待着这一天吧,让我们从头收拾好旧日的山河,
向祖国献捷!
27泊秦淮
杜牧
烟花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28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29虞美人
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30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
能不勾起思乡之情吗?
31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3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cén)参(shēn) 
北风卷地白草折(zhé),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sà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盔甲太寒冷,难以穿上。
广阔的大漠上百丈厚的坚冰纵横交错,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