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害发生的原因简称为病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生物病原,又称非生物因素,包括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多,水分供应失调,温度过高或过低,日照不足或过强,空气中有毒气体的存在或酸雨,土壤内有害盐类含量过高或某些矿质元素含量过低,以及农药使用不当(引起药害)、化肥使用不当(引起肥害)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过多(引起果树异形生长)等。这些因素都可导致林木生病,它们引起的林木病害不能互相传染,没有侵染过程,故称为非传染性病害,又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如林木黄叶病(土壤缺铁)、林木小叶病(土壤缺锌)、林木日灼病(光照过强)、林木虎皮病(贮藏环境中有毒气体含量过高)等。另一类是生物病原,又称生物因素或病原生物,即可以引起林木病害的生物,简称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和类病毒、植物菌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螨类和藻类等。其中细菌和真菌统称为病原菌,简称病菌。由病原物引起的林木病害能互相传染,有侵染过程,称为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如杨树腐烂病、松苗落针病、根癌病、松材线虫病、枣疯病、林木根朽病等。在林木病害中,侵染性病害约占80%左右,其中80%以上系由真菌引起。
病原物引起林木病害时,均为其在林木上吸取营养物质、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所致,被病原物为害的植物称为寄主植物,简称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