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
心理咨询师认为,亲人离世,依恋关系中断,传统上人们总是鼓励丧亲者走出悲伤,尽快地“忘却”以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然而理想的办法并不是“忘却”亲人,而是重新建构与亲人之间的心理联结,因为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丧亲者更好地适应。这位朋友与亲人之间的情感链接应该比较紧密,由于在空间分离之后没有完成心理上的分离,
所以他才容易经常想起逝去的亲人。如果这位朋友的亲人去世时间不长,那我们并不主张他“快速从悲伤中走出来”,因为“快速忘却”本身不符合人自身的情感伦理需求,而且越是不去怀念亲人,越是容易无法自拔,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禁果效应”。亲人去世之后,内在的情感适度表达有益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改善方法
对于有些人来说,时间并不是治愈伤口的良药,尤其对于那些不安全矛盾型依恋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丧亲者表现的种种现象往往与其依恋类型相关,由于安全型依恋的丧亲者并不偏执于一段,因而他们在一段时间后一般能够“自愈”,逐步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心理医生也不需要过多介入,而只需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即可。但对于不安全——矛盾型依恋的人来说,由于他处在一种类似的分离障碍当中,所以更容易在内心否认客观现实,不容易处理内心困境。
注意力转移
我们不知道这位朋友和亲人之间有过怎样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是否导致了他的内心始终想通过一种“仪式化(每天夜里怀念),来对亲人保持一种忠诚。这种忠诚源于他内心的内疚?遗憾?自我救赎?或是其他?我们猜想他可能有对亲人未解决的情结,通过这种“仪式化的怀念”可以减轻内心的焦虑。能够理解这位朋友对亲人的感情。
那种生死离别的疼痛就像自我人格的分裂,但一个人对过去赋予过度的价值感与意义,又如何能够脱离心理困境呢?对于求助者的不能释怀,不妨渐渐减少接触与丧亡者相关的事物,把更多的精力投向自己的外部世界,而不是自己的内心。慢慢地通过适当的恢复导向经历,也许能够在生活中重新找回“重心”,回归到正常轨道来。
另一种解释是,亲人的去世引发了这位朋友对人生与死亡的思考。因为很多人在没有经历亲人去世的事件之前,对死亡与生命的概念都比较模糊,一旦经历了亲人去世的事件,容易有一段时间“哲人似的忧郁与思索”。对于有些人来说,还可能会引发行为、人生观与人格的改变。
心理学鼓励这位朋友认同并宽容,认同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宽容上天的决定和自己的内心。这位朋友也不妨买上一束花,上亲人的墓地走一趟,以此来寄托自己深深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