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建国前有几个省

2020-05-10 综合 849阅读

建国前东北有九个省,分别是分别为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

清朝末年,图们江对岸的大量朝鲜移民流入中国东部边境地区,对我国东北边疆形势产生重大影响.清政府为了应对越界跨国移民的局面,对东北边疆的封禁政策进行了调整。

清朝在东北的封禁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清廷主动确立封禁东北政策.但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被动地调整封禁政策.期间经历了封禁——弛禁——解禁的演变过程.在此演变下,东北边防受其影响,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清廷倒台后,也就是民国时期,由于民族歧视与偏见的存在,政府财政匮乏,旗人自身身无长技,外来移民大量涌入等原因,东北旗人生存状态不断恶化。

东北旗人的这种生存状态是民国时期整个旗人群体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折射出在中国由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弱势群体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作出的努力与挣扎。

东北旗人在生存状态变迁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对民族国家的归属感,以及中国其他民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对旗人的接纳,对于近代民族国家的整合及民族关系的和谐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清朝的真正腐败是从乾隆后期开始的,当时买官和卖官成风,当官的欺上瞒下,鱼肉百姓。

1931年爆发918事变,隔年东北被日军占领,在日本的扶植之下,建立了“满洲国”,而原本的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也被“满洲国”分成18个行省进行统治,直到抗战胜利前,东三省已经名存实亡。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决定将其合并成9个行省,分别为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即把原来的东三省每一个省分成三个省。(安东省、辽北省原为辽宁省的一部分;松江省、合江省原为吉林省的一部分;嫩江省、兴安省原为黑龙江省的一部分)

除了设置9个省外,在东北还设有三个直辖市,直属于行政院,分别是大连市、沈阳市、哈尔滨市。

扩展资料:

东北省份的变化:

“东北九省”的说法出现于1945年之后,到1949年之前,这段历史时期,事情还要从溥仪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说起。

“伪满洲国”的控制范围大致是今天的东三省加上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就这么大的地方,1934年,被控制者划分为14个省2市1区,1938年更是丧心病狂地划分成19个省1个特别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考虑到管理不便,对小省进行了合并。但是,合并之后,仍然还有9个之多。这9个省分别是: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

兴安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呼伦贝尔市,其他8个省基本上都在今天东三省范围内。除了这9个省,还设立了3个直辖市,即沈阳、大连。哈尔滨。

1949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公布的新行政区划为6个省,即辽东、辽西、黑龙江、松江、吉林、热河。除了热河之外的5省,就是原来的东九省范围。到1954年,重新将东北划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只不过各省的辖区后来有所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九省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