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科学

2020-05-11 母婴育儿 210阅读
科学的定义主要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
将“科学知识原理”转化为趣味性、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深入浅出,将科学知识还原为最浅显的生活原理,最深层次激发孩子的联想,培养和建立能力素质。
思维是一个人能力水平的体现,决定着孩子将来事业的发展。纵观国内外商界、政界的领袖,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非常卓越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人的成功除了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
孩子学习科学的目的,除了开拓视野,更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经过科学家研究证实,3-10岁这个阶段,不仅是孩子智力的高发期(8岁前将完成80%的智力发育),更是孩子建立思维、养成习惯的黄金时期。一个人的思维和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而一旦养成,孩子将终生受益,让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更有效率,头脑更加灵活,能像领袖们一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孩子思维的发展,主要分为“运动思维”(3岁以前)、“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训练侧重点,在课程设计和引导方式上也有明显区别。另外通过孩子动手实验,不仅满足他们贪玩好动的天性,更在实验的“观察—假设—实验—结论”的完整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我们通过科学教育、科学实验的部分,再加上老师引导的部分,让孩子建立重要的未来竞争力,这是我们希望给孩子的内容。 科学包罗万象,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 去活化我们下一代人的思维。这才是科学带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我们国家提倡“科教兴国”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们都希望孩子从小就具备很强的未来竞争力,同时又不希望给孩子压力, 而“科学”对于孩子来讲,是神奇的未知领域,好玩的科学实验会深深的吸引他们,从小培养起爱科学的兴趣和志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