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疏导

2022-03-10 教育 78阅读
 前些日子,我代课的班级里一个女生因为和班里同学产生矛盾,留下一张纸条,文字内容充满了对家长、同学、老师的极大不满和无比愤恨,结尾署名“×××绝笔”而又无具体日期,这一纸条在流传过程中幸好被班主任发现。当时,上至校长,下至班主任、任课教师均惊愕不已。她的家很偏僻,距学校有30余里山路,交通、通讯都不方便。据调查,其父亲外出打工,有个哥哥上高中,家里仅有母亲一人。所幸,我在那个村有朋友、亲戚,费尽周折,才在天黑时联系上她的母亲,可是,山高路远,她根本无法在当夜赶来学校。根据这个情况,我们一边只告诉家长,她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第二天早上务必赶到学校,一边找当事学生做些心理疏导(先不向她提起纸条的事)。当我找她做心理疏导时,观察到她并没有什么异常,于是只从侧面问了问她学习上的情况,诸如上课能否听懂老师讲的,完成作业是否有障碍,生活是否有困难等等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话题,她都能很轻松地回答。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分析,那张纸条如果是当天所写,孩子必有反常表现,如果是以前所写,应该是一种潜意识的发泄,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采取的应急措施是,先由班主任私下找几个与她相好的学生夜里留意看其是否有异常行为,值夜班的教师时刻关注,以便一有异常动静,能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而且,所有这些措施都必须在不惊动孩子的情况下展开。于是,那夜我们几个人都基本无眠,直到第二天起床。所幸一夜平安无事,第二天一大早她母亲便赶到了学校,我们才算松了口气。
中国论文网http://www.xzbu.com/9/view-3500834.htm
  当我们和家长沟通这一情况时,又了解了一些细节,孩子平时脾气倔,性格孤僻,因为有个哥哥上高中,家里把她的零花钱扣得很紧。在学校里的情况是学习成绩较差,平时不爱与同学交流,五官相貌有些缺陷(面部有较浓雀斑),同学之间开玩笑涉及相貌的话题时她总往自己身上引,就因为这些原因前两周与同学发生了矛盾,于是便写下了那张让我们担惊受怕的纸条(其实,后来她告诉我,当时那样写,只是因为心中的憋屈无处发泄,过后不久就抛在一边了)。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决定暂时让家长把孩子带回家一段时间再做定夺,并且避开孩子,交代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不能体罚孩子,多开导),孩子在家几天后,又平平静静地返回了学校。
  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一是要弄清疾病的成因(这个孩子就是成绩差、相貌丑、零花钱少、性格孤僻而自卑),二是要根据病因制定疏导策略,分解、分化心理疾病。这个孩子比较信赖我,在我的课堂上,从没有给她制造压力和难堪,也没有因为成绩差而歧视她。我经常找她谈话,每次我都确定一个主题。针对成绩差的问题,我给她列举了一些实例说明现在的成绩并不代表将来,有许多名人、伟人在少年、青年时的表现都很差,可是他们在后来的成长中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至于相貌,我列举了大明星章子怡也是一脸雀斑,艺术家曾志伟却因丑得福,他们利用了自己的丑,开发了自己的丑,丑成了举世闻名的大腕;至于零花钱,想想家里父亲背井离乡,冒着生命危险外出打工挣钱养家,母亲一人留守在家,通过采茶、养殖、种庄稼维持生计,十分辛苦,你们兄妹俩上学的日常费用,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有了这些谈话的基础,采取逐步渗透的办法,使得孩子现在的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第三是做好有心理疾病学生的外围工作,发动和她较为接近的同学多帮助、多关照、多交流,平时不谈论涉及伤害她自尊心的话题。第四是老师要多关怀,给她展示自己优点的机会,并适时鼓励。五是不能操之过急,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和特定的环境,心理疾病的矫治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潜移默化,才可能有所收效。
  农村初中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与矫正,预防为主,矫治为辅,防患于未然,治未病之病。我做过班主任,也当过普通科任教师,长期以来必然面对有心理疾病的一些学生,对于他们的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心理疏导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归纳。
  一、厌学情绪的预防
  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他们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严重者则表现为有意的逃课,甚至辍学。
  预防学生厌学情绪的主要措施(就学校教育来说):(1)科学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娱乐、休息、生活,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2)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变化和新鲜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去探索;采取多样化的表扬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感到压抑。(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4)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5)严格控制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6)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营造乐学、好学、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逆反心理的预防
  逆反实际上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必经阶段。如果孩子不经历逆反期,那么他们就无法长成一个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成年人,换句话说,太乖的孩子往往会形成依赖性人格,对他们将来的独立生存有很大的危害。
  对孩子的逆反,首先应予以接纳,把它视为孩子逐渐成熟的过程,根据不同情况因势利导。其次,在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孩子行为或想法的逻辑是怎样的,针对孩子那些不成熟的或有害于成长的想法和选择给予耐心的指导,也就是说,既要让他们思考和尝试(利于人格的发展),又要不断地从长远的利益上来分析其思考的局限性,扩大他们看问题的视野,引导他们学习成年人的思考方式,告诉他们:“为了长远利益要学会用理性控制自己对眼下快乐的需要,只有这样做才能帮助你长成一个真正的成年人。”
  青春期的孩子是很渴望被成人社会接纳的,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需要来指导他们,指导逆反期的孩子,所使用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的想法。无论这些想法有多幼稚,这毕竟是来自他们独立的思考,在这一点上一定要予以尊重,然后指出其中幼稚的部分,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是成人的态度,教会他们把眼光放远,把心胸放宽。一般来说,经过这样的对比,孩子发现和理解了自己想法中不成熟的地方,他们会主动调整和按照教师的指导去做。当然,教师这样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