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谈“为什么要学会说话”——读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有感

2023-05-22 综合 34阅读
本文副题:话语课程之(—):品读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插叙部分:再读《论语》,浅谈“讷于言而敏于行”阅读原文:请转至博文底部阅读朱自清先生原文《论说话的多少》 提到“说话”这个题目,直观看来,应该隶属于语言学或交际学的范畴,实际于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人们所到之处几乎无不会触及,说话和沟通早已成为人们生存生活的必备技能之一。说话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表述行为,更是涉及语言内容、表达口才、情绪态度、习惯喜好、知识储备、思维逻辑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系统性行为。在学习、工作、生活、情感和交际中,发表意见观点或与人交流互动时,说话的质量好坏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影响着甚至直接决定着聆听者的认知看法、理解程度和心理感受。在传达重要信息、表达交流情感和协调团队工作时,说话的内容、态度、方式和表现力更是尤为关键。 大概不用费多大气力,去书店随便找找“说话”、“沟通”相关的期刊论著,林林总总的码放在一起,简直会多到汗牛充栋的地步。翻看几本后,得到世基饥的直观感受是:这里面既不乏赫赫有名的明星专家著作,如《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余世维:有效沟通》等,亦不缺来自于普通人取之于生活的经验之谈,如《青年论辩说服能力训练教程》等,当然,提到的这几本其实都还不错的;这些书大多装帧精美、内容广博,连封面的话语都十足吸引人——“让笨嘴拙舌的人妙语连珠,让巧言善辩的人理屈词穷,让怒不可遏的人心平气和”,这种阅读训练效果着实让人心动;当然书中既不乏讲理论摆道理的部分,又结合了自选的特殊案例来辅助说明,作者在进行一番细致缜密的说服论证后,形成了逻辑自洽,总之案例不可谓不经典、论据不能不说充分,情理入木之下又有着故事性强的风格,总结出的种种技巧和条条框框,让人不得不暗自佩服。这类书籍看过不少后,终究还是不怎么得法,也许是因为本人生性愚钝、资质不高且领悟的有限,也许是由于内容好看过瘾却不怎么实用。或者生活中的你偏于懒散比较宅,并不怎么逛书店报摊,那么在网页的搜索框内键入“说话”“聊天”“表达”“沟通”,加上些“学问”“方法”“技巧”“艺术”等之类的遴选关键词,大概几秒后,类似“说话的艺术”、“聊天是一门学问”、“高效沟通”、“沟通的N大技巧”等等之类的文章立刻成排列队的跳出在搜索列表下,猛地抓取着浏览者的眼球,连篇累牍的著述让人好生吃惊——这里面竟然有着如此之多的学问,各家的观点自成一派,俨然已成了一门学术性的专业学科,让初入社会涉世不深的“小年轻”一时读起来兴趣盎然,读完几篇后,又忽然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如此的匮乏,见识是何等的浅薄,甚至不由得自卑与灰心起来——对付起这浩如烟海般的信息量,学习起来实在是有心乏力,顿时倍感困惑和迷茫。 不过不要紧,在数量惊人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的知识信息面前,人们拥有着比较和选择的权利。 这几天,我恰好就在读几篇关于说话、沟通、表达甚至包括言论自由的文章,虽然未必能给人带来多么深刻的认识或速效的长进,但串联结合在一起参考阅锋谨读,已然可当做是一套包含要义、风格各异、味美丰盛的话语课程,尽管远没有那么正式完备和专业考究,但对于学习如何说话或自检说话说得好不好对不对,总归是不无裨益的。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真真切切的跟人面对面地说话,一个人如何说话宛如其人就有着怎样的风骨和品格,立刻就显现出了其人的学识修养和性格态度。 温文儒雅的朱自清先生,在这篇《论说话的多少》的文章里,俨如挚友般家长里短的,跟阅读者闲话着“说话多少”的故事和窍门,将他平生说话的心得一二,用着极轻松的口吻娓娓道来,让人没有丝毫的压力或腻味,看起来他既有耐心,说话又饶有趣味,可见先生才是口才、见识与智慧兼具,并长于“包围式”说话的集大成者。 先生首先引述了《金人铭》的部分铭文和孔子的一些言辞搜返,指出一些说话的传统意识观念。 这里我先插叙一个“三缄其口”的典故和一些关于孔子观点的拙劣看法。 有关“三缄其口”的典故是这么讲的:孔子参观周王祭祀先祖的太庙时,于庙宇台阶的右侧,竖着一尊铜人,嘴部被扎了三道封条,在铜人的背面,铭刻着一行文字:“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勿多言,多言多败。”①而这个经历大概给孔子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启发。“三缄其口”本寓意出言慎之又慎,到后来已被主要用做对不肯或不敢说话的形容。翻看《论语》,孔子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②;有弟子司马牛问仁,孔子回答:“仁者,其言也讱”③;训斥弟子子路时道:“是故恶夫佞者”④;后来评价弟子宰予和子羽时说:“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⑤;谈及弟子宰予昼寝时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⑥;等等,似乎莫不与此经历有关。这也和孔子一贯主张的“敏于事而慎于言”⑦、“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⑧是高度相符的,并与其倡导的“克己复礼为仁”⑨的思想亦是一脉相承的。另外,孔子曾回答弟子子贡关于怎么做君子的问题,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⑩他还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⑾由此大体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一贯注重行动和实践、不太喜欢多说话的人,提倡少说多做甚至克制不说话并努力做到言行一致的个人修行,并且通过他的言行和以上的案例足以证明,他是非常鄙视和厌恶那些夸夸其谈、花言巧语、利口诡辩和巧言令色的人。(引用) “他看重的是切实做事,而非巧言善辩。”李泽厚在其著作的《论语今读》里说道:(引用)“言在儒门即是行动本身,所以《论语》一书多次强调慎言、讷于言等等。” 除了自身秉持的理念和生活见闻的影响,当然这种强调“慎言、讷于言”的态度,也和孔子自身的坎坷经历不无关系。孔子历时14年周游列国讲学布道,推行儒家仁政的政治主张,而当时正处于列强争霸、战事频仍的时期,孔子虽然热衷于参与政治活动,但由于在军事经济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治理经验,根本不懂得如何理顺生产关系、如何整顿财政税赋、如何修筑城墙民居、如何训练军队统兵打仗等,(引用)“与管子等人相比,这方面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其时,各国正忙于发展军事经济,通过军事战争来争夺国土资源,而孔子主张恢复礼俗、重建秩序、循规蹈矩的思想在当时显得不合时宜、格格不入和非常迂执,所以非但未获重用,反而到处碰壁受挫,最终郁郁不得志地回到鲁国,余生主要致力于编书和讲学之事。由此可见孔子在仕途上是失败的,另一方面他又不屑于与这些仕官为伍并辩论,(引用)“他的弟子官至季氏家臣,而他只能挂个闲差,和他言辞缺乏煽动性,无法与其它能言者竞争有很大关系。”因此(引用)“批评那些只会文饰词藻的人,批评他们大多数只关注外表,不注重自己的内在,很少是真正有贤能的仁者。” 另外,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相处的生活里,弟子子路顶撞孔子的状况、宰予惹怒孔子的言行大概时有发生,根据《论语》的记载,有据可查的例子就有这么几处。孔子给予弟子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⑥式的评断,如同今天骂人“烂泥扶不上墙”一样轻侮羞辱对方,而南怀瑾认为孔子对弟子子路说的“贼夫人之子”④纯粹就是骂人的话语,大概如同“简直不是人,你这个小子!”的骂辞,而孔子在应对观点辩论和质疑争议时,偶尔外露出来的直肠性格和火爆脾气,常常丧失了必要的自我克制,似乎表现得毫不客气,这种说话方式几乎是不顾对方感受的甚至恶语相向的,作为为师者显然是有失礼节的,这多少有点为长不尊的意思,这与他反复强调“克己复礼”的“礼”思想也是相违背的,甚至会令人陷入“教孝不教慈”的忧思!至少,我们由此可以窥见孔圣人也并非是完美的。当然这种直接批评在现实里不可或缺。 《读学做人》的作者佟平(?)认为:(引用)“孔子把说话慎重也当成是一种仁,个人对此有保留。我始终觉得,一个人说话是否慎重未必与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个人修养水平高低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更多的倒是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记得以前的中国电影,在描写电影中的好人谈恋爱的时候,都把好人塑造得非常不善于表达爱情,笨嘴拙舌。还有就是把好人都塑造成不善于说话的老实人,其实这与现实并不完全一致。事实上被儒家尊称为“亚圣”的孟子就是一个非常雄辩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说话慎重一点,没有什么不好,但过于慎重也会显得消极、保守,甚至给人以比较阴暗、不够爽快、不够热情、不够坦诚的感觉。所以过于慎重,并不一定都是好的。” 从现时来看,“讷于言敏于行”和“克己复礼”的谨慎思想或会给人以一些错觉和误解,会使一些人误以为只要专注于做事,不会讲话、拙于言辞、信口开河、胡乱讲话甚至避开交际、闭口不谈,就基本是正确的且行得通的。这种认知想法严重的还会造成沟通和交际障碍。事实上,正视历史,孔子并非不善言辞,相反他的说话能力、演讲口才和逻辑反应当属千万人之上的,他的弟子和同时期的著名人物也个个都是能言善道、博学雄辩、口吐莲花般的人中翘楚,这也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的言论和思想在历史长河和思想领域里得以广泛深远的流传,影响并教育着后世人物。并且孔子还说过:(引用)“志有之,‘言以忠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慎辞哉。”⑿大概意思是:“古书上曾记载:‘言论是用来表达志节的,文法修辞是用来表达言论的。假如不发言论,谁又能知道他的志节呢?假如言论没有文辞的修饰辅助,又怎么可能久远流传呢?’但是言辞必须要谨慎啊。” 另附上天津日报肖荻的一篇《巧言令色鲜矣仁》,以供阅读参考: 注①:出自黄帝《金人铭》:【原文】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无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贵,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注②:出自孔子《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的伪善神色,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注③:出自孔子《论语· 颜渊》:【原文】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译文】司马牛问如何为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 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 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注④:出自孔子《论语·先进》:【原文】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译文】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孔子认为子羔还太年轻,缺少历练,应该先好好学习再去当官,而子路就这么把没有成学的子羔推荐出去了)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注⑤:出自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原文】子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译文】孔子说:“我见宰予能说会道,以为是好人,结果看错了;见子羽相貌丑陋,以为不可取,结果又看错了。”注⑥:出自孔子《论语·公冶长》:【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的态度是,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的态度是,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注⑦:出自孔子《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矣。”【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注⑧:出自孔子《论语·里仁》:【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孔子说:“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注⑨:出自孔子《论语·颜渊》:【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注⑩:出自孔子《论语·为政》:【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注⑾:出自孔子《论语·宪问》:【原文】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文】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注⑿:出自孔子《论语·左传·襄公二十年》:【原文】子曰:“志有之,‘言以忠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慎辞哉。”【译文】孔子说:“古书上曾记载:‘言论是用来表达志节的,文法修辞是用来表达言论的。假如不发言论,谁又能知道他的志节呢?假如言论没有文辞的修饰辅助,又怎么可能久远流传呢?’可见言辞必须谨慎。” 《论说话的多少》文中谈到,在古代圣贤和正统教派看来,“言多必失”,成败得失往往归咎于“祸从口出”,而认为“沉默是金”、“寡言笑即美德”。有这样的传统,难免会使人担心说不好话、说错话而演变为惧怕说话、金口难开。先生说:“圣贤的话自然有道理,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并引例谈起“说话的多少”关乎到身份、场合和职业的需要,论及说话的必要性。又提到说话太少给不同的人带来的种种感受差异。过少说话会使人认为过于冷淡缺乏礼貌,是造成交际障碍的主要成因。认为“传统的压迫也太利害”给女性留下了固有的成见,又说“西方动的文明已经取东方静的文明而代之,‘沉默寡言’虽有时还用得着,但是究竟不如‘议论风生’的难能可贵了!” 先生指出,“谈笑风生”并不仅仅是口才好,还得“有材料、有见识、有机智”才能游刃有余。而普通人要做的不过是学会多说那么几句话,不至于冷场使得情形难堪。认为说话主要有“游击式”和“包围式”两种套路。给我们举例形容了这两种人的鲜活场景:“游击式”大概是随机的选择话题,散漫的谈上几句,当然还算有趣,但基本属于闲扯,好处是话题丰富,依据听者的兴趣度随时可挑可捡,多说或少说两句,收放起来比较自如;“包围式”主要选择自己最拿手和听者最感兴趣的一些话题,抓住核心题目展开话题,集中式的叙谈,把简单的题目讲得切实又别致,把情形状况讲得生动丰富,好处是“让客人觉得有所得”且留下深刻的印象,缺点是“组织起来最难”,多人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的说,也使人不愿意甚至不敢尝试,要注意“人越多时间越不宜过长”,更不要霸着“麦克风”自顾自的说话。 又说,说话切记不可啰嗦,千万不能像老太太一样絮叨个没完没了——“一句话重三倒四地说,也不管人家耳朵里长茧不长”。这一层面上,要求说话前要记清跟哪些人说过哪些话,不至于旧话重提之下反复的喃喃自语,惹人生厌。 “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这时候你一个人霸占着全场,说下去太无聊,不说呢,又收不住,真是骑虎之势。”这段生动完全生活化的说话场景描写,谈“包围式”说话遭遇听者的消极挑战,告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感知力,注意多人场合各自的趣味不尽相同,要重视其它人的感受,别兀自感觉良好的说个不停,且决不能只讲单一的题目。 并说“包围式说话要靠天才”,大多是“长于演说的人”,他们说话的内容讲究言之有物、趣味富足,“声音不能太平”,而要注意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加了好些个助词”可以调动听众的情绪,“但又丝毫不能做作,只宜叙说或申说。”提到他们有两个坏习气,一是讲话偏慢甚至拖沓,一是掺杂劝诫说教的气味。而普通人一般情形下,并不需要具备演讲的口才,但可以“学学扩大规模的游击式说话”,但千万不要“一锥子扎不出话来”就好! 这篇看似是朱自清先生闲暇无意间的随性漫谈,如果听者有心,这当中自然有很多值得琢磨推敲和细细咀嚼的部分,亦不难从中寻觅和领悟到一些说话的妙窍。读先生这篇《论说话的多少》的文笔,非但没有感觉被说服教训下的不情不愿,反倒更像是忠恳信服下的聆听受教。倘若跟人说话都到了这番欢愉融洽,都如此的轻松有趣味,那么说话或听人这么说话,想必是大家十分乐意去做的大快事! 两极化的思维严重祸害着国人。在中国社会里,非黑即白的观点、腔调不断在制造着一些对立和矛盾,各种极端思想不断被打倒又不时冒头,非对即错、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左右着国人简单空洞的大脑,影响教化着国人时不时做出糟糕的选择判断和行为反应。“说多错多”的固有认识,使得国人不敢乱说话(当然也不乏信口开河和哗众取宠的人),渐而不太会说话,甚至以不怎么说话和冷冷的沉默来代替清晰的表达。显然,很多人是不善于说话的,就别提那些立志做演讲家却招人笑话的家伙,他们自以为擅长话术和演说却往往流于肤浅。生活中常常有的是,大家生人好不容易坐到了一起聊点什么都稍显慌乱失措,甚至谈及日常生活的事情细节都有口难开、没了主意,场面就那么僵着,虽然各自貌似镇定依旧正襟危坐,但惟独不知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说才好,弄得面面相觑好不尴尬。偶尔有人打开了话题,却又无人接茬儿;有人兴致非凡的说起话来,听众却兴趣全无,直接给泼了冷水;或者聊起来的题目全无营养、了无生趣。要说“说话”这方面的实用表达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我们比之我们的港台同胞无疑要差劲许多。我们好些人奉行“不解释”的“特立独行”,迷信玄乎的心电感应,认为恋人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认为只有知音才会彼此心照心心相通。一些女孩们特别热衷于玩“猜心游戏”,一些男人们则看重那种默默无语的“深沉”,动辄就喊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口号,却把说话和沟通的功能弃若敝屣。即使是说出这句流行语的罗永浩,当他被方舟子质疑涉嫌违法办学、商业欺诈和偷税漏税时,也不得不开口解释和回应纷至沓来的各种疑问不解与批评非议,当然骂起人来也相当“彪悍”——甚至有些小混混式的粗横无理。一句话总结,其实多数人还没学会怎么好好说话。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我想我们必须认识到,慎言<多说≠不会说,讷于言而敏于行≠只做不说话。即便是当今“不问世事”、潜心钻研的技术控和科学家,如果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流畅说话和有效沟通,不能以清晰的言论来阐述自己的具体能力和科研成果,估计自身的才能也很难获得他人的承认和社会的认可,科技成果也难以推广成功而走向市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说明介绍,连跟人沟通、推荐自己甚至脱稿说话聊天都不能,遇到问题矛盾就不做解释逃避沟通,连说服他人或引导团队合作的基本口才和管理能力都不具备,还能预见有什么特别大的作为?所以学会如何好好地说话、如何卓有成效地沟通自然合理的成为青年必修的社会课目。而抱着“沉默是金”“讷于言而敏于行”信条的沉默寡言者、信奉心灵感应的青年男女和轻视沟通重视心交的朋友,当务之急就是学会如何“开腔说话”。 绮启太宁 2012.04.30[转载原文]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1934.08.08 来源:《朱自清散文全集》 提要:有些事必得会说话的人去干,譬如宣传员;有些事必得少说话的人去干,譬如机要秘书。假如你身居高位,一个字一句话都可影响大局,那自然少说话,多点头为是。至于我们这些平人,在访问,见客,聚会的时候,可不能死心眼儿,一个劲少说话。 圣经贤传都教我们少说话,怕的是惹祸,你记得金人铭开头就是“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岂不森森然有点可怕的样子。再说,多言即使不惹祸,也不过颠倒是非,决非好事。所以孔子称“仁者,其言也讱”,又说“恶夫佞者”。苏秦张仪之流以及后世小说里所谓“掉三寸不烂之舌”的辩士,在正统派看来,也许比佞者更下一等。所以“沉默寡言”“寡言笑”,简直就成了我们的美德。 圣贤的话自然有道理,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假如你身居高位,一个字一句话都可影响大局,那自然以少说话,多点头为是。可是反过来,你如去见身居高位的人,那可就没有准儿。前几年南京有一位著名会说话的和一位著名不说话的都做了不小的官。许多人踌躇起来,还是说话好呢?还是不说话好呢?这是要看情形的:有些人喜欢说话的人,有些人不。 有些事必得会说话的人去干,譬如宣传员;有些事必得少说话的人去干,譬如机要秘书。至于我们这些平人,在访问,见客,聚会的时候,若只是死心眼儿,一个劲儿少说话,虽合于圣贤之道,却未见得就顺非圣贤人的眼。要是熟人,处得久了,彼此心照,倒也可以原谅的;要是生人或半生半熟的人,那就有种种看法。他也许觉得你神秘,仿佛天上眨眼的星星;也许觉得你老实,所谓“仁者其言也讱”;也许觉得你懒,不愿意卖力气;也许觉得你利害,专等着别人的话(我们家乡称这种人为“等口”);也许觉得你冷淡,不容易亲近;也许觉得你骄傲,看不起他,甚至讨厌他。这自然也看你和他的关系,以及你的相貌神气而定,不全在少说话;不过少说话是个大原因。这么着,他对你当然敬而远之,或不敬而远之。若是你真如他所想,那倒是“求仁得仁”;若是不然,就未免有点冤哉枉也。民国十六年的时候,北平有人到汉口去回来,一个同事问他汉口怎么样。他说,“很好哇,没有什么。”话是完了,那位同事只好点点头走开。他满想知道一点汉口的实在情形,但是什么也没有得着;失望之余,很觉得人家是瞧不起他哪。但是女人少说话,却当别论;因为一般女人总比男人害臊,一害臊自然说不出什么了。再说,传统的压迫也太利害;你想男人好说话,还不算好男人,女人好说话还了得!(王熙凤算是会说话的,可是在《红楼梦》里,她并不算是个好女人)可是——现在若有会说话的女人,特别是压倒男人的会说话的女人,恭维的人就一定多;因为西方动的文明已经取东方静的文明而代之,“沉默寡言”虽有时还用得着,但是究竟不如“议论风生”的难能可贵了。 说起“议论风生”,在传统里原来也是褒辞。不过只是美才,而不是美德;若是以德论,这个怕也不足重轻罢。现在人也还是看作美才,只不过看得重些罢了。 “议论风生”并不只是口才好;得有材料,有见识,有机智才成——口才不过机智,那是不够的。这个并不容易办到;我们平人所能做的只是在普通情形之下,多说几句话,不要太冷落场面就是。——许多人喝下酒时生气时爱说话,但那是往往多谬误的。说话也有两路,一是游击式,一是包围式。有一回去看新从欧洲归国的两位先生,他们都说了许多话。甲先生从客人的话里选择题目,每个题目说不上几句话就牵引到别的上去。当时觉得也还有趣,过后却什么也想不出。乙先生也从客人的话里选题目,可是他却粘在一个题目上,只叙说在欧洲的情形。他并不用什么机智,可是说得很切实,让客人觉着有所得而去。他的殷勤,客人在口头在心上,都表示着谢意。 普通说话大概都用游击式;包围式组织最难,多人不能够,也不愿意去尝试。再说游击式可发可收,爱听就多说些,不爱听就少说些;我们这些人许犯贫嘴到底还不至于的。要说像“哑妻”那样,不过是法朗士的牢骚,事实上大致不会有。倒是有像老太太的,一句话重三倒四地说,也不管人家耳朵里长茧不长。这一层最难,你得记住哪些话在哪些人面前说过,才不至于说重了。有时候最难为情的是,你刚开头儿,人家就客客气气地问,“啊,后来是不是怎样怎样的?”包围式可麻烦得多。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这时候你一个人霸占着全场,说下去太无聊,不说呢,又收不住,真是骑虎之势。大概这种说话,人越多,时候越不宜长;各人的趣味不同,决不能老听你的——换题目另说倒成。说得也不宜太慢,太慢了怎么也显得长。曾经听过两位著名会说话的人说故事,大约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