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堂教学特质指导下的古诗文教学研究都研究哪些

2020-06-05 教育 65阅读
古诗文诵读教学创新途径实践研究 摘要:古诗文诵读教学是现今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探索一种方法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古诗文势在必行,本文着重围绕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指导学生诵读的技巧与方法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关键词:古诗文 诵读教学 创新途径 研究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具生命活力,最具感染力,震撼力,创造力,最为精彩纷呈的因素。诵读教学是一种传统大语文教学方法,是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之一。继承和发扬诵读教学的优良传统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古诗文学习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古诗文诵读教学是现今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其声情并茂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古为今用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现代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诗文,不仅要有意识地积累,而且要有自己的感悟、理解,要能灵活的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学习的方法太死,一味死记,但记住的时间又不长,太费力、费时,效果也不好,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背诵考查的分值也占不小的比例,探索一种方法让学生事半功倍地学习古诗文势在必行,也十分必要。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现把我在古诗文诵读教学中的一些新的尝试和做法浅述如下,以取得同行指正。1.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主动性、创造性诵读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诵读可以激发灵感,让人领悟和体验灵感。好的诵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诵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到这种效果,首先要对诵读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诵读教学,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诵读的当务之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感染学生;可以通过配乐诵读或播放诵读录音熏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诵读以体验情感;也可以鼓励有诵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诵读带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古诗文诵读教学最突出的一点,是通过诵读来读出作品所传达的情,所阐述的理。这里,因为诵读作品本身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风格的多姿多彩,表现手法的精妙绝伦,吟诵品味之中,学生自然会被作者所抒发的真情、所揭示的哲理深深触动,自然会被作品高超的艺术手法而惊叹折服,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古诗文的强烈兴趣,体会到古诗文学习原来是如此的奇妙而精彩。如《出师表》、《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的诵读教学,学生无不为诵读所营造的意境、传达的情感哲理所震撼,无不为自己在诵读教学课中有创造性的诵读表演而喜悦,无不为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赏析争论而惊叹,学生发现原来古诗文学习课竟是如此迷人、如此美妙,诵读教学引入的竟是如此奇妙的一个天地,由此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迫切学习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更旺盛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学习。又因为古诗文教学要通过诵读来传达作品的精神,而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情感等因诵读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的相异会有不同理解,而且许多作品本身存在理解的多义性,这些都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行创造性地诵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里,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可以依据诵读教学所提供的作品作蓝本,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作品基调的把握、情感的控制、声音高低快慢轻重的处理,灵活地加以运用,展示出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作品。像《岳阳楼记》、《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的诵读由于学生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演绎而显得精彩纷呈。这个过程是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又充分调动起了自身的文化、生活、思想素养进行尽情的演绎,更富其创造性。而这积极参与的创造性的二度创作,又正是文学作品所梦寐以求的实现读者参与感知的最高境界,而诵读教学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同时实现了这个目标。2.指导诵读的技巧与方法 ⑴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示范诵读我在古诗文诵读教学实践中,几乎每篇课文都在学生自读基础上进行诵读示范。备课时,反复诵读课文力求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不能因为自己普通话说不好或声音不好而推委自己示范的责任和义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己,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示范时,引导学生在读中寻找情感的交汇点,或是在情感指导下寻求诵读的切入点,让学生像你一样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想其神态,仿其语气,品其心态,这样的读,才是真正与作者的情感交融。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如《小石潭记》:要让学生了解该文是在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抑郁难平的背景下,走出陋室,走向自然,寄情山水。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在尘世中找到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便得到净化和复归,破碎的心灵便得到片刻的抚慰,作者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毕竟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触景伤情,忧伤、悲凉即随之而来。只有学生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处境,把握凄苦是文章主要的感情基调,才能再现作者当时的真实心境,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作品的精气神。⑵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再现作品了解古诗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人物的语言口吻,可以细致入微地传神地再现作品,达到更为动人的效果。如把握《诗经?卫风?氓》那女子的痴情、专一、勤劳、善良,被弃后的坚强、果断,注意作品的风格特征。古诗文作品因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或同一人物的时期不同,其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或豪放,或婉约,或浪漫,或现实,或轻快明丽,或沉郁悲壮……诵读时注意对作品的风格加以仔细地体会,可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⑶、处理好语言的声音表达 ,为诵读添彩古诗文诵读要有极强的感染力,还要处理好诵读的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诗歌的诵读,节奏的停顿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如谓语动词、表性状程度的状语、表性状强调的定语、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要重读。至于语气语调,只要理解作品中祈使、陈述、疑问和感叹句的作用,灵活处理,一定会为诵读添彩。⑷、选择恰当的诵读方式、记背方法各种不同的诵读方式,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着不同的作用。①范读 教师或学生的在教学起始时的诵读,它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架起作品与读者的心灵交流的桥梁。②独诵 让学生进行个体表演,可展示学生的才华,体现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文化积累、生活经验、思想素养的二度创作的成果。③男声齐诵、女声齐诵、男女声轮流诵、男女声合诵、独诵与合诵的结合 根据作品的特点,灵活的加以运用,可起到如同交响乐般的奇妙效果。④诵读比赛 激发学生的诵读激情,补充课堂教学的阅读数量,拓展视野。不同特色的文章,又有不同的记忆方法。情节记忆法:即情节较曲折的文章可采用“理解内容情节记忆法”(例《狼》遇狼——惧狼——御狼——杀狼);以对话为主的文章可采用“人物语言的层次记忆法”(例《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居十日——居十日——居五日)等。同一篇文章,也可以将几种记忆法根据需要巧妙地揉合起来,做到引“法”入文,因文制“法”。 如何对古诗文含英咀华 、深入领悟,也需一些字斟句酌、细细把玩的技巧。通过汉字造字法,我们可以揣摩一些字词的本义,帮助我们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意。如前面提到的“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中的“班”,根据造字法可认定是一个会意字,意为一块玉被分成了两半,即为“分玉”之意;再结合诗的语言环境,则引申为“分开”的意思。那么,“班马”即为“离群之马”。诗中诗人与友人马上挥手告别,其两匹马也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诗人李白著一“班”字,烘托了缱绻情谊。我们抓住了这“班”字,自可得诗中深意。 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既可扩大知识面,又可在对比诵读中提升感悟能力。 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自然成诵。形成积累,逐步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如读《出塞》,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多媒体中寻乐趣: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把古诗文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学生对已积累的诗句,自创绘画作品或搜集绘画作品的自配诗句,巧妙地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于其中,异彩纷呈,夺人耳目。使课堂内外的学习生动起来,学习就变得不再枯燥。分类诵读和配乐朗诵法:所谓诗歌分类诵读,就是把反映同一主题的诗歌归为一类,集中讲解并背诵。比如,在教材中,有关教育学生珍惜光阴、勤奋学习的诗篇就有《明日歌》、《今日诗》、《金缕衣》等多首;而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则更多,如《望天门山》、《晓日》、《山行》等。把这些诗篇归为一类,集中讲解,有利于学生记忆和背诵。如果再根据诗歌所反映的不同主题,来选取反映同一主题的古筝乐曲与之相配,更会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如《望天门山》等组诗,老师的配乐范读,会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旷达、悠远的艺术境界,从而使学生在陶冶性情的同时有意模仿,更加喜欢诵读。古诗文诵读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曾经哺育出了既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又具有传统美德的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古诗文。如何通过古诗文诵读教学实践,总结出更好的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在培养人、教育人、陶冶人、美化人方面作出贡献,本人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