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个工作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
这头与“黑天鹅”并列的“灰犀牛”,到底是怎样一种金融风险呢?如果说“黑天鹅”是小概率的突发灾难,那么“灰犀牛”就是大概率的潜在危机。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米歇尔·渥克(Michele Wucker)于2013年1月在达沃斯全球论坛上提出的。在这位学者看来,“灰犀牛”的危害比“黑天鹅”更大。“黑天鹅”事件发生很突然,让人有紧迫感,大家会很快采取应对行动。与之相反,由于“灰犀牛”风险或可预见、或很明显,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尽在掌握中,从而不在意,最终酿成苦果。
灰犀牛生活于非洲草原,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人们长年看得见成群的犀牛在远处吃草,但从不担心其靠近并造成伤害:“那么笨重的家伙,等它过来我早就躲开了”。然而,灰犀牛群受惊狂奔起来,却是造成许多致命伤害的“杀手”。一旦成群的灰犀牛向你狂奔而来,它们憨直的路线、爆发性的攻击力,会让你猝不及防,直接被踩倒在地。渥克用这一比喻说明,危险并不都来源于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意外(“黑天鹅”),反而有时是来自于熟视无睹、或自信能够躲开的、但发生时却谁也无法扭转的大局趋势。
用渥克的话说:“当你正面临数头两吨重的猛兽,愤怒地喷着气,直直地盯着你,随时准备向你扑来,将你撞翻在地的时候,为什么要去害怕一只奇怪的鸟儿呢?”这有点像中国人说的“积重难返”或“尾大不掉”,也有点像晋景公的“病入膏肓”,或扁鹊见蔡桓公时说的“在骨髓,司命之所属”(病到深处,无从医救)。无数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其实早有迹象呈现,但人们总是一再忽视。直到危机无药可救,像火山般爆发出来。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融危机吞噬掉希望,毁掉原本可以安宁度日的生活。
换句话说,那些如“黑天鹅”般从天而降的金融危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早有预兆的“灰犀牛”,是许多系统性风险累积的结果。比如2001年的阿根廷债务危机、2008年的希腊债务危机,以及此后的美国次贷危机。这些危机爆发之前,其实早有大量财经媒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美国联邦调查局,针对各类危险信号提出过警告。然而人们并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更令人遗憾的是,在危机发生之后,人们还总将这些人为因素积累的结果,怪罪于不可知晓的偶然,称其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黑天鹅”,从而回避关于金融监管部门失职和风险防范机制缺位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