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被康熙称为“清官第一”,于成龙的清廉体现在哪里?

2020-04-17 综合 181阅读

于成龙1617年出生于山西,那个时候正处于明朝末期,于成龙其实不是神童,二十二岁的时候才考个贡生。在工国子监学习,贡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但是他学习的成果并不是很好,一直考试也没能考取进士,后来明朝灭亡,最开始的清朝并没有科举考试,一直到1645年,才开始继续科举,于成龙在百姓心中是一个好官,在康熙的心中是“天下第一廉吏”,他从一个县令一直做到了两江总督的封疆大臣。

1639年第一次参加清朝科举的于成龙考了个副榜贡生,连举人都没能考上,其实于成龙的文章写得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很好了,他名落孙山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文章里面骂人,而且骂的是考官,骂他们受贿,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于成龙是一个痛恨贪官的人。

经过父亲病逝,于成龙又参加学习之后终于是有机会做官了,但是是去一个偏远的地方做县令,城内只有六户人家,县衙也是三间破茅草屋,但是于成龙并没有嫌弃,而是留下来做官了,于成龙的能力很强,把这个偏僻的地方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由于政绩突出于成龙被调任四川成为知州,从此以后于成龙的仕途发展的越来越好,多次被举为“卓异”。

随着于成龙的官儿越做越大,但是于成龙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就和下人一样,每天吃糠咽菜,并要求自己家里的仆人也不能吃的太好,就算后来于成龙做到了两广总督,生活在鱼米之乡的他也没有吃过大鱼大肉,于成龙的生活实在是清贫,而且他对工作非常的认真,最终积劳成疾的于成龙病逝了,他的遗产也只不过是一套官服而已。在于成龙去世之后,康熙称他为“天下第一廉吏”,并且亲自为于成龙撰写了碑文。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