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舆情的危害:
一、社会不满情绪的增加。
网络中,人们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角色”限制和道德规范的监督,这会让人产生可以不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的想法,从而因网民的道德自律意识淡化引发道德失范现象,给网络舆情造成负效应带来了更大的隐患。
二、网络舆论的价值观念偏离。
由于负面舆情中往往会集中关注于网络热点和社会的丑陋面等的负面消息上,而一些网络媒体片面要求高点击率,追求商业利益,大肆对这些负面舆情进行渲染放大,造成公众对社会和政府部门信任感消弱,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容易发生扭曲、变形甚至迷失,从而给社会带去各种负能量。
三、网络话语权的失衡。
互联网时代,大量的负面舆情通过网络而自由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舆论话语权的垄断,极大地冲击着主流媒体的权威,使网民和非政府组织控制着网络舆情的导向。
在次背景下,网络负面舆情有时会被强势人群所操纵,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的“宣言书”,形成了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舆论氛围,导致网络话语权的失衡。
扩展资料:
负面舆情应对“三要”:
1、要主动与媒体沟通。
突发事件的负面舆情出现后,政府相关部门不能回避问题,要迅速调查事实,积极与媒体沟通。如果网上爆料的问题属实,政府部门就应该诚恳接受批评,及时给予解决,化解负面舆情。
2、要适当进行冷处理。
负面舆情出现后,要尽量避免责怪媒体,以免引发进一步炒作。但如果报道和爆料问题片面失实,造成较大不良影响,政府部门也不能沉默以对,而应该及时与记者或爆料人沟通,提出更正或者删帖要求,并发布辟谣信息,消除不良影响。
3、要适时进行正面宣传。
对于网上负面报道和爆料,相关部门既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各种有利于塑造正面形象的活动,将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正面轨道上来,引导舆论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未处理危机事件创作良好的舆情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