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在飞机上碰到老头儿老太太吵架,老头儿也挺逗,一直喋喋不休念叨着同一件事,老太太倒是很沉得住气,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不仅自动屏蔽了老头儿的信息,还淡定地对旁边的乘客说“别理他,他就这么个人”。
这就好比我们在调收音机的时候,如果波段没有调对,那么噪声就会很大,阻碍我们接收有效信息。这老两口给我的感觉就属于典型的不对频段。
其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沟通频段,而且这种频段往往与他的行为风格相符。如果对不上频段,叫话不投机半句多,往往对方讲的就是噪音。
比如,开会时,你在台上噼里啪啦讲了一大堆,台下一大群员工低着头玩手机没半点反应;
再比如,你从别人那挖了个挺厉害的新员工,结果相处下来,却发现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跟他沟通,调动他的工作积极性。
是员工不行?不是!是领导不行吗?都不是!其实就是彼此的频段不对。
图来源网络员工和领导不在同一频道,沟通困难
2
对领导来说,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其实,要跟员工对上频段,也并不难。
首先,要了解自己属于哪个频段。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顿博士就曾根据两个维度发现了DISC分析术,把领导行为风格分为四类人。
第一类是D型,指的是支配型领导。这类领导关注事多于关注人,目标感强,注重战略和结果,
但往往自身速度太快、行动力太强,导致团队跟不上,不善于授权而把下属的“猴子”全扛在身上。
这类领导其实可以学习放下身段,多倾听、接纳差异性,包容不同的声音。当我们频繁跟下属沟通时,实际上有很多需要倾听和改善的东西。
第二类是I型,指的是互动型领导。这类领导则是关注人多于关注事。
他们可能上班爱开会,和大家沟通,下班爱聚会,更擅长讲故事,勾画愿景,但欠缺的是实现愿景的具体步骤和高效的行动力。
第三类是S型,指的是修正型领导。他们具备理性思维,擅长思考,喜欢用事实与数据说话。
这类领导其实可以多和员工互动,不是你把理由讲足了员工就会做的,该放松的时候放松一点,不要太拘谨,这样更有助于协作。
第四类是C型,指的是支持型领导。他们最有亲和力,但也可能因为温和而放慢了工作节奏,不善于应变而行动缓慢。
其实这类领导应该学习弹性、变通,适当给员工施加业绩压力。
说到底,领导的本质是沟通,沟通就是交换不同的信息,而不同的信息往往在不同频段的人那里,所以如果你希望影响更多人,就得学会去调频,把频道调到员工可以接受的程度。
只有领导成为快速调频的发动机,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专长,帮助员工释放能量。
图来源网络四种不同的领导类型
3
第二,要找到员工擅长的频段,主动调到他们的频段。
过去,我们总以为领导员工就是要控制事情、操控他们,但却发现越控制员工越抵触,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员工的行为风格,所以在与之互动时,难度就高了。
你同样可以用DISC分析方法给员工分类,找到相似之处,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影响他,比如:
关于用人,你要学会利用DISC分析员工性格特征,在工作任务的安排上做出更有效率的选择,让他们最大化发挥优势。
关于留人,你可以透过员工的“职场面具”,也就是他表现出来的状态和他的个性之间的差异实施有效激励,应对压力的同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关于育人,要根据员工的工作风格特点,比如目标感、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来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
我们最近也借助了一套测试系统了解中层干部的特点,之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在未来培养他们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
记住,在沟通的时候,懂比控制更重要,自己要先调整频段,再传达信息。
4
其实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我要强调的是:三种思维模式的转变。
其一,服务思维。
过去,我们服务好客户,是希望客户能我们有好的反馈,消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今天主动改变自己,把员工服务好,调频到他们的频段,就像和孩子讲话一样,最好的方式是蹲下来和他们讲话,沟通的效率就更高。
有服务员工的意识,团队伙伴会在工作上给我们正向反馈。
其二,情绪劳动思维。
Hochschild(1983)针对Delta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的情绪表达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首先提出了“情绪劳动”的概念。
情绪劳动是指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状态。比如服务人员的微笑,和客户打交道是让人舒服的交流方式等。
情绪劳动对组织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是达成工作绩效的一个关键成分。情绪劳动尤其在和人打交道的某些工作中显得更重要。
因此,在领导、销售以及其他需要频繁接触他人的岗位中,有效管理情绪的能力及情绪劳动的合理运用,对这些岗位的成功十分重要。
作为领导,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要学会调整员工的情绪。
其三,模型思维。
细心的话你可能会发现,前面讲到的DISC是一种分析人的性格特征的方法。
其实我们同样可以借助DISC的框架,应用在其他方面,比如,在人生规划中,D是高度、I是热忱度、S是宽度、C是深度。
也就是说,我们学一样东西,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同样的,要学会借助模型的力量,也要形成自己的“模型思维”。
因为只有自己的思维改变了,对待事物、对待人的看法才有可能调整,而看法变了,我们的认知才有升级的可能。
今天,已然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技术变了,工具变了,思维要变,认知更要变!
其实管理企业重要的是理解你的团队,去打造一个好的架构,让大家在非常高效的状态下工作,这是我们期望最终能达到的结果。
以上就是今天的单仁行,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对你的员工、同事有所帮助,也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
编辑/邱凯纯排版/赵睿剪辑/庞伟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