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新西兰教育部长史蒂夫·马哈雷在一次研讨会上就做了题为《个性化学习: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的演讲,演讲中十分强调“个性化学习”,而所谓个性化的学习就是意味着要围绕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塑造教学,以及关注发掘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天资。马哈雷的演讲就个性化学习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屋建瓴的论述。个性化学习并不是新概念,著名的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他的《明日的学校》一书中,他曾经用大量笔墨论述了更加灵活的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取向,并且通常指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概念带领我们朝这一方向更进了一步———我们寻求把每一个学生的成就置于教育的中心。
尴尬处境
在整个20世纪,教育从精英向大众体系转变。当这一体系变得越来越包容的时候,它就渐渐趋向僵化了。学习聚焦于用“‘粉笔和讲课’的教学策略”来实施的知识的回忆(即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习即回忆”理论的应用)。应普及教育的社会要求而诞生的班级授课制在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家的努力下日趋完善,然而主要按照年龄编成的固定班级的授课模式却越来越无法满足教育个体日益活跃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必要性
架构个性化学习实践服务网络的必要性:
从学习到实践,学习的绝大多数目的最终落脚于实践。因而在努力谋求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更要尝试开拓个性化的实践之路。架构个性化学习实践服务网络就在于试图找到一座搭建个性化学习实践需求和服务之间的桥梁。尤其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个性化学习实践需求方和服务方的个性化匹配,从而获得学习和实践的最大收益。在千篇一律的教育服务面前,冷静地关注个体教育真正要达成和真正适宜达成的目标,进而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服务。个性化学习实践是个体规划未来的重要一步,而服务网络的搭建就是给予这种成长期待的最有力的支撑和引导。
核心要素
架构个性化学习实践服务网络的核心要素:
个性化学习实践服务网络的建设和运行取决与对两个核心要素的判断和确认,即对需求方教育个体心理、家庭期望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判断和确认和对服务方心理状态、个性化教育方式的判断和确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