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高考是几几年?考几门?

2022-08-01 教育 387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是1952年。1952年8月15日、16日、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从此建立的全国统一性高考为新中国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建设人才。

每科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每单元考试两科,语文、数学、化学、中外历史地理、物理、政治、生物、外语(俄语、英语),每名考生必须参加全部8科考试,17天安排额外的笔试和实习,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

同样在1952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根据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进行高校院系大调整。北京新建航空、地质、钢铁、石油等8大学院,培养“未来的红色工程师”。同年,教育部发布通知,规定全国高校除经教育部批准的个别学校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

在《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期招考新生录取名单》中,不少名字已经成为今日中国关键领域内的带头人。

扩展资料:

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15年1月1日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9年9月3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