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怎样防治?

2020-04-17 健康养生 164阅读

(一)主要病害

龙眼鬼帚病,又名丛枝病、秃枝病、扫帚病、麻风病等。主要由龙眼鬼帚病毒引起,也可能与类菌原体复合侵染。产区以福建发生严重,广东、广西较轻,浙江、台湾也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春梢及花穗,花穗、枝梢生长畸形,枝端叶片狭长或呈线状,不能开展,易脱落成秃枝,发病枝梢上的花穗不能结实,树势衰弱,产量逐年下降,常年减产20%~30%,严重时全无收成,终致全树死亡。传病昆虫介体是木虱、荔枝蝽、白蛾蜡蝉等。

防治:①严格实行检疫,禁止带病苗木、接穗和种子传入新区(无病区)和新果园。②培育无病苗木,用无病、品质优良母本树的种子或接穗育苗,严禁从病树上高压苗木。③选用抗、耐病品种。④结合修剪、疏花疏果等作业,剪除病枝、病穗,拔除病苗,集中烧毁。⑤及时防虫。⑥加强栽培管理,适时适量施肥,以增强树体,提高抗病力。

其他病害参看荔枝。

(二)主要虫害

全国已发现龙眼害虫约110种。其中,以荔枝蝽、荔枝蒂蛀虫及近年发现的龙眼亥麦蛾和龙眼角颊木虱等最为重要。

1.龙眼亥麦蛾(Hypatima longanae)

是近年发现蛀食枝梢和花穗的新害虫。据1990年杨集昆等调查,福建、广东、广西等龙眼产区发生较普遍,局部地区新梢受害率高达41.1%。龙眼新梢木质部被蛀食后,破坏了导管组织,导致水分代谢失调,造成与龙眼鬼帚病相似的丛枝或鬼穗症状,嫩叶卷曲萎缩,花穗密集,花朵臃肿肥大,开花失常且多不结果,导致树势衰弱,降低当年产量。

防治:①注意检疫,严防害虫随接穗、种苗传入新区。②及时剪除受害的枝梢和花穗,集中烧毁,以抑制虫害的蔓延。③利用天敌,龙眼亥麦蛾有多种寄生蜂,尤其是黄长距茧蜂自然寄生率很高,要防止滥施农药,保护天敌。④各次嫩梢抽芽期,用25%杀虫双350倍液,或与杀灭菊酯或敌百虫混用;亦可用20%灭扫利乳剂1500倍杀虫护梢,兼治蒂蛀虫和荔枝蝽。

2.龙眼角颊木虱(Cornegenapsylla sinica Yang)

是一种龙眼的新害虫(1982年杨集昆等)。分布于福建、广西、广东和海南。此虫目前仅见危害龙眼。成虫在嫩梢和花穗上吸食危害,若虫固定于叶背吸食并形成“钉状”下陷的伪虫瘿。因此,叶面布满小突起(闽南称麻疯叶),叶片变小,畸形扭曲,影响新梢抽生和叶片正常生长,导致果质下降、产量减少。此外,该虫还是龙眼鬼帚病的传播媒介。

防治:运用各种农业措施,促使龙眼抽梢整齐,并根据田间调查测报,适时喷药保梢。可用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40%乐斯本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剂400倍液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不少荔枝害虫可危害龙眼,可参阅荔枝虫害部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