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申论:什么是“行政思维和法律思维” 有没有相关的学习材料?

2020-05-30 教育 60阅读

申论的辅导书籍是根据情况购买的,可以买半月谈或者其他政府机关的杂志,看公务员写的文章对于申论是非常有帮助的。

你不用太纠结某些字眼,你需要做的就是查看考试科目的大纲,购买相应的教材和真题。

“申论”考试具有内容范围广、答案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且切入点多等特点,考生往往因不易把握而失去准备方向,思维混乱,心绪不宁,无形中加大了考试的难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申论考试在材料选择、题目设计和答案设计中都会贯穿着一些作为公务员需要培养并且固化的思维。掌握好这些思维并将其转化为答案,会使备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扩展资料:

申论

1、申论材料的社会性

申论命题一定会涉及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这也是申论与其他种文体最大的区别。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普遍关注、政府相关、两种选材(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 内容多样。

2、申论要求的程序性

申论大纲中对材料内容理解和作答都给出了明确的程序性要求: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提出方案——书面表达。在此,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按照给定程序来作答。

3、申论目的的确定性

申论要考什么,目的是什么,如果无法得出正确的认识,就必然导致答题出现根本性的错误。申论的给定材料具有社会性,就是让考生模拟假如你在公务员的工作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是提前的测验,目的就是考查你是否具有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认清社会现象的能力,阅读和综合分析都是手段,

只有要考生提出观点、思路和方案才是最根本的,关键是对存在的问题有何认识?思路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想法是什么?方案是怎样使材料中的问题得到解决,解决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这才是申论考查的目的,

即考生必须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申论的核心,参加考试的考生一定要了解申论的根本就是对给定材料中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或方案。做到了这一点,就抓住了申论的关键。

4、申论载体的形式化

申论是围绕给定材料的写作,从写作形式上看是书面型的写作。书面形式与口语形式是有区别的,这就启发考生应学会使用合适的词语、规范的句子、完整的段落和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不是抒情式、不是议论性而是陈述式、实用的表达形式,适当使用复句,学会条理性分段或分层,这些都是申论在写作上必须符合形式化的要求,不符合形式化的内容决不可能是申论所需要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共科目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