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

2023-05-17 综合 47阅读
孙中山曾在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演讲三民主义,要点如下:
民族主义:孙文给民族主义下定义,认为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鉴于中华民族发展和近百年来受欧美列强的政治压迫的事实,指出中国不仅是一国的殖民地,而且是各国的殖民地,是各国的奴隶。分析了民族主义思想对于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消亡的原因,指出恢复民族主义的方法有二种:一是要知道我们所处的地位,由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结成大团体;二是用宗族做单位,改良中中斗间组织,再联合成国族。抵抗外国人的办法:一是积极的,就是振起民族精神,求民权民生的解决,来和外国奋斗;二是消极的,如印度甘地的“不合作”运动。孙中山还论述了如何恢复中国的民族卖岩磨地位的问题。认为要维持民族的长久地位,必须有好的道德,要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大同之治,这是我四万万人的大责任,也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民权主义:孙文指出:民权就是人民和政治的力量,把政权归予人民,就叫民权主义。民权的作用在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只有自由、平等、博爱实现以后,民权才能发达。孙中山主张民权平等,是指人民先求得政治上地位平等,然后再进一步求经济上的平等,从而解决民生问题,民权也就可以日渐发达。他接着分述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国民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在中国不能完全抄袭欧美,而应依照固有的社会情形,另求适当的办法,即把国家大权分成部分,把政权交给人民,把治权交给政府。既要构成一个强大有力的政府机关,又必须有运用民权管理机关枣燃的周密方法。人民管理政府的方法,是既要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还要有创制权、复决权。实行这四权,才是彻底的直接民权,所以称全民政治。政府治理人民则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以上九权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真正解决,政治才能走上正轨。这样,政府虽然万能,但受人民指挥,为人民谋幸福。
民生主义:孙文给民生主义下的定义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但是民生主义并非就是社会主义,毕竟其内容有其更改,应是大同主义。演讲从实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增长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谈起,进而阐述西欧社会主义的各种思潮、流派。并把国民党的民生主义政策确定为一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还要发展国家资本,振兴实业,第一是交通事业,第二是矿业,第三是工业。要用国家的力量振兴工业。接着,孙中山谈到吃饭问题,并强调这是民生主义的第一个问题。他认为中国人不够饭吃最大的原因是农业不进步,其次是受外国经济的压迫。在目前来说,应该赶快用政府和法律的力量解放农民,否则民生问题就没法解决。民生主义的目的在于以养民为目标,中国的粮食才能很充足。关于穿衣问题,孙中山认为人类生活的程度可分为需要、安适和奢侈三级。目前解决民生问题,是要解决需要问题,使四万万人都丰衣足食。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