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园绿地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步入老年阶段,行、看、听、说、记忆、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能力会逐渐衰退,继而出现对安全、健康和舒适等生理方面的需求。
1 安全需求:老年人生理不断老化,并易产生病变,对健康和生存有着强烈关注和渴望,比过去更有安全需求。老年人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迟缓和健忘,一个稳定、熟悉、易识别的城市公园绿地,将非常有助于老年人认知周围的环境,弥补其反应和功能上的不足;老年人肌肉及骨骼系统的退化导致灵活度下降,针对老年人的城市公园绿地设计,要特别注意防滑,做到无障碍设计,危险地域要增设扶栏等安全设施;老年人的听力衰退使其在交谈时经常与谈话人靠近来弥补听觉上的衰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社交空间的尺度和形式,对公园中相关设施的设计也提出新的要求。
2 健康需求:老年人对健康的强烈需求驱使老年人走出户外,走进公园绿地,积极开展静止性或运动性活动,积极参与群体性活动。在场地设计中,要营造不同类型的空间,满足老年人不同类型活动的需求。
3 舒适需求:老年人身体抵抗能力不断下降,对温度、湿度和气候的适应能力减弱,需要更多地吸收新鲜的空气、沐浴阳光、放松心情。因而在公园绿地设计中,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适宜的园林设施、合理的植物配置是老年人所渴望的,也是设计师应考虑的。
二、公园绿地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退出工作岗位的老年人,其社会角色、价值和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生活重心随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突然从以往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变成了“旁观者”,生活节奏由过去的有规律的紧张变得松弛,失落感、空虚感和孤独感与日俱增,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公园绿地是老年人外出交往、健身、娱乐的理想场所,是获得友谊、慰籍与互助的最佳平台,因此必须按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进行专门设计,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交流需求、归属需求和依存需求等。
1 :交流需求 老年人希望自己有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普遍希望与子女能够和谐相处,非常重视同邻里和他人的关系。老年人在公园绿地中活动,能够互敬互爱、谈心聊天,会倍感温暖和幸福。
2 :归属需求 老年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希望能够融入群体和社会。老年人的归属感主要表现为希望群体组织或他人能够接纳自己,同时也希望能在集体活动中得到群体或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在公园绿地活动中,大量的群体活动,使不同爱好的老年人获得自身的归属感。
3 :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希望得到他人照顾和关心,社会关注将会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
三、公园绿地满足老年人的社会需求
老年人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工作需求和学习需求,公园绿地同样能满足老年人的这些需求。
1 :工作需求 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不适应生活节奏的变化,大多希望再次从事一定工作,展现自身价值。老年人在公园绿地通过参加老年人合唱团、歌舞团以及有关社会公益活动等,满足了自身的工作需求,促进了身心健康。
2 :学习需求 退休以后有了充裕的时间,老年人往往愿意继续上老年大学,提高老年生活的质量,这种补充性学习没有任何压力,其动力完全来自于个人兴趣。由于传统老年大学受场所所限,往往比较集中,同时又需要一笔可观的费用,把许多老年人拒之门外。因此公园绿地就成了大量自发的老年学习班开展活动的场所,一些爱好相同的老年人,合购一些基本设施,相互学习,相互切磋,成本低廉,达到了健身与学习的双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