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要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其主要内涵进行什么教育

2020-09-21 教育 60阅读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根据你的描述 有以下方案供你参考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八荣八耻”的基本范畴,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八荣八耻” 的精辟概括廓清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八荣八耻”的基本范畴。“八荣”对照“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仅对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具体的方向。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增加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八荣八耻” 的精辟概括廓清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
荣辱观是基于人们的自尊心、名誉感、光荣感等形成的一种复杂的道德情操,是价值观的伦理支撑或道德表现。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们对社会做出贡献后,得到社会的公认和褒奖。这是社会对人们社会行为的评价。二是指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尊心、自爱心和荣誉感。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一个人如果具有正确的荣辱观,他就会非常关心自己的行为后果及其社会评价。为获得社会对自己的肯定,提高自己的社会价值,就必然会依据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衡量自己的行为,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向,以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价值目标保持协调一致,趋荣避辱。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荣辱观,对社会的评价无动于衷,就必然会缺乏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就会消极萎靡,自甘落后,走向沉沦,对各种社会义务、社会规范和他人的利益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二、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体现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是一个人看待自己行为和评价他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古人云: 不知荣辱无以为人。一个人只有知荣辱、懂羞耻才能在行为上做到有选择、有取舍。荣辱感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基石。自我修养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基本途径。德性的养成必须经过个体内心的感受与体验,促使个体的情感、态度发生变化,才能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动机,形成牢固的道德信念。荣辱观教育在根本意义上首先是对个体“荣感”与“辱感”的情感激发,它为个体的德性修养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情感基石。俄罗斯哲学家索罗维耶夫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考察认为:羞耻心是人类道德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之一。因此,羞耻心与荣辱感是人类道德文明的重要源头。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 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对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引导、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懂追问,望采纳,你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