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因素随意拿一个都够写本书。
在展开讨论之前,有必要强调再强调一个概念:地铁只是轨道交通的一种,不等于轨道交通;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轨道交通应包括:包括地铁、轻轨、快轨、有轨电车等
宏观上讲三个方面:
1、城区的建成面积;
2、城区人口以及可预见的增长人口;
3、经济规模以及可预见的良好经济规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有这么一段“现阶段,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对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的特大城市,其城轨交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看清楚,只是基本条件应满足上述条件,换句说,就算满足了也未必批准。
为什么要把上面这一段话拿出来,主要是为了纠正盲目立项轨道交通,罔顾实际需要,浪费巨大的社会资源。
首先,城市的交通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交通工具与出行方式可以看成是在出行总成本的一个考量;例如:在超级城市纽约、东京之类,轨道交通成为出行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出行成本是最低的,其他的方式,要么价格昂贵,要么时间长,非常不适合人们。那影响着选择出行方式的成本考量是什么,对,就是经济收益,在城市里,尤其大城市,花太多的时间在通勤上,降低的通勤成本远远不足以覆盖下降的经济效益,那么处于对效益的追求,更加低成本快捷的交通方式进入选择范围,轨道交通就是适应这种形式而产生的。反过来,高效快捷的交通虽然运营成本巨大,但他带来的经济效益足以覆盖这种成本,那么经济就起了所谓促进作用,反之,就是资源的浪费;由于轨道交通的运行能耗(实际上公共交通的能耗)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流,即使勉力建成,巨大的运营成本会让纳税人苦不堪言,要保证客流量,就必须有相应的常住人口。说到客流量,很多人又要吐槽地铁票价贵等等,其实这正是客流不足或者分布不均有很大的关系,你想想,正常人也就上下班做做地铁,客流峰期就一两个小时,但是过了这一两个小时,轨道交通还是要开的,这些花掉的成本不比高峰期成本少;同样的道理,在公交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公共交通大家体验都不好,但还巨亏,因为公交体验好的时候没人去做,这些成本是需要所有人来买单的。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但都无法与客流量这一因素相提并论,省去了。但是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还在发展初期,还要有大量的城市规划来配套,轨道交通的便捷远超你的想象。
最后再说说经济这个因素,即使在纽约,地铁也是常亏不倒,大家可能对本国的国情有意见,但这个例子相对比较使人信服:亏损的情况下还要维持运营,只有一个办法:补贴。谁来补贴,这个比较考验制度设计者的智慧。
但需要知道的是这个补贴制度要满足三个条件:
1、补贴是可持续的,换句说不能补贴到一段时间,没了,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2、不能牺牲城市的经济发展,万一真出现要借债来补贴别人,游戏破局;
3、城市的市民大多数都能收益,这个比较难,既然是补贴,就肯定是拿掉别人的一部分来给另外一部分人,在这情况下要保持游戏的可玩性,确实不容易。
如此一来,作为公共交通,补贴的出钱者自然是财政,财政的来源取决于经济水平,如果因为财政多了这部分支出,财政赤字,那很明显,游戏就这样了,再加上轨道交通在建设时往往需要借一大笔债,现在还要贴钱运营,如果经济底子不足,谁也玩不下去。最后一个比较难,可行的方案,付出更多的金钱来换取相对的舒适度,或者反过来说,牺牲一定的舒适度来换取更高的效益。不管怎么样,整体上是收益的,但基本无法做到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