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人假定(hypothesisofrationalman)是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意指作为经济决策主体(家庭、厂商、政府)都充满理智,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研判和计算,权衡每一行动的收益和成本,在有限条件下努力作出最优选择,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优化。
如家庭在收入约束下追求家庭成员满足度(效用水平)的最大化,生产者在成本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理性人”假定实际是对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延续。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不同经济主体的目标不一致、面临的约束条件不一致、判断分析能力也不一致,因此对不同的经济主体而言,理性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每一经济个体总是在自己的目标、约束条件和判断能力下作出自己认为是理性的选择,但是这一选择对其他个体而言也许并不是理性的选择。理性人假定和均衡分析密切相关,均衡分析就是要研究理性人实现最优选择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最优选择的结果是什么。比如,对于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而言,如果在当前产量水平下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给其带来的收益(即边际收益),大于这一单位产量给其带来的成本(即边际成本),则说明企业的当前产量不是均衡产量,因为在当前产量水平下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企业此时增加产量,利润会增加。
当产量增加到这样一个水平,即再多增加一单位产量给企业所带来的收益恰好等于这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成本(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再增加产量,利润就不会再增加了,此时的产量水平就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也即最优产量水平或者说是均衡产量水平(因为企业不会再改变产量),企业达到这一产量水平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要等于边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