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有哪些小英雄

2020-10-17 综合 157阅读

1、赵志强

赵志强1931年生于万全县,家里开有一个小杂货铺,生活过得还算安逸。抗战爆发后,日本鬼子对万全一带进行了扫荡,坏事做尽,令人发指。

一天下午,几个鬼子冲进了家中。残暴的鬼子将家里的财物劫掠一空,用刺刀杀害了他的爸爸、爷爷,还在光天化日之下侮辱了他的妈妈和姐姐。随后,鬼子将妈妈和姐姐押往一座大院之中,逼着她们给鬼子跳舞表演。

不堪受辱的妈妈、姐姐和其他妇女拼死反抗,她们有的咬断了鬼子的鼻子、有的抠出了鬼子的眼珠、有的咬掉了鬼子的耳朵。鬼子恼羞成怒,灭绝人性地挑死了所有反抗的人。

在惨案发生前,街坊的一位老奶奶将他藏进了羊圈里躲过了一劫。鬼子走后,老奶奶将他带到了位于怀安小狼窝沟村的舅舅家,将他交给了赵志强的姥姥。目睹亲人惨死,在赵志强小小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暗暗发誓,血债要用血来偿还,一定要为亲人报仇。

在狼窝沟村,赵志强为村里的张姓财主当起了羊倌。他每天赶着羊群上山,傍晚时分再将羊赶回家,过着简单而枯燥的日子。

1945年8月,苏蒙联军开始向盘踞在狼窝沟两翼野狐岭和东山上的鬼子发起攻击。攻击的焦点是狼窝沟上的北大桥。

为搞清鬼子的火力点所在,联军朝着鬼子的阵地发射了大量炮弹。但即使被炸,鬼子丝毫不还击,龟缩在暗堡里。

18日上午,苏军的摩托化火力侦察小队冲上了大桥。他们刚上大桥,接连几声爆炸响起,几个苏军士兵当场被炸身亡。

联军又派来飞机对鬼子暗堡进行轰炸,剧烈的爆炸在山间响起。但鬼子就是死不开枪,躲在暗堡里不动。

就在联军一筹莫展之际,他们看见一个小羊倌赶着数十只羊迅速走向了大桥。一个苏军士兵骑着摩托赶去,示意他停下,前面有危险。但他丝毫没有回头,反而加快了脚步。他就是赵志强,他赶着羊群冲向大桥,向鬼子的暗堡从容奔去。

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响起,羊群踩中了地雷,羊群惊得四处乱窜,鬼子布置在桥上的地雷群纷纷被引爆。躲在暗堡里的鬼子再也沉不住气,纷纷朝大桥上开火。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陈连祥老人清楚地记得,赵志强在牺牲前曾对着天空大喊:“妈妈,我为你们报仇了!”

随后,他放声大笑,声音穿透了爆炸声、穿透了枪声。他被鬼子的机枪打中,又被地雷撕碎,散落在了血泊之中。小羊倌惨死,联军士兵们愤怒了,他们踏着羊群和赵志强的鲜血冲向鬼子暗堡,将躲在暗堡里的800多个鬼子全部打死,一个不剩。

小羊倌壮烈牺牲时,年仅14岁。他的壮举感动了联军士兵、感动了狼窝沟所有的人,就连联军司令扎哈罗夫也为他流下了泪水。

2、海娃

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边放羊,一边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插了鸡毛,就知道十分重要,于是赶着羊群作掩护送信去了。

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快要到目的地的时候,鬼子才追了上来。

望着这群愚蠢的小鬼子,海娃计上心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正在山路上迷迷糊糊呢,跑在前面的海娃突然高声喊起来:“八路军叔叔,快打鬼子啊。”

霎时间,四面八方的八路军瞄准鬼子的脑袋,乒乒乓乓的就开了火,打得鬼子丧了命!张连长根据海娃送的鸡毛信又成功捣毁了敌人的炮楼, 而且还活捉了“猫眼”司令。

3、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的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4、王小二

王小二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将他狠狠地摔在石头上。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5、姜墨林

姜墨林1921年出生在宁安红土墙子村(现宁安市三陵乡红土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之所以说他小,一是长的比较小,二是参加抗日斗争年龄小。

九一八事变后,11岁的他就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经常被党组织派到敌占区侦察或做交通联络工作,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13岁参加绥宁反日同盟军,首次参加战斗,立功受奖。

14岁就任青年义勇军小队长,身先士卒,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能关心战士们的吃穿住行等,深受战士拥护,领导信任。17岁被派往苏联学习,回国后独自带队战斗,直至英勇牺牲。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