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结题报告

2020-09-23 教育 91阅读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历史上众多的科学家发明家都是从观察中产生好奇,在实验中发现规律。作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应使学生从小建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有必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近年来,三-六年级开设了科学这门课,从教材内容的编排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教材把学生实验贯穿教材的始终。三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我们周围的生物,观察在我们周围发现的现象,明白一些科学道理。从四年级开始,就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注意观察实验中发现的现象,从中明白科学道理。介于国家对培养青少年科学发展观的需求,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我们把《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小实验能力》作为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提高广大科学任课老师科学实验的能力,使老师从不重视科学实验到会做科学实验到熟练掌握小学科学实验的智能力。


2.让学生从小学会科学实验,掌握一般性科学实验步骤,从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实验发现的现象明白一些科学道理。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二-八周,组织教师学习并进行组织分工,按所教的年级提出的不同要求,三年级从观察实验为主,指导学生观察并出看到的一些现象。


四年级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小实验,并能按要求写出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中发现的现象,明白一些科学道理。


五、六年级能按要求设计小实验,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九-十五周,按教材内容的编排进行科学小实验。


十六-二十周小结,要求上缴各类实验报告。


教者上缴一篇关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课案以及反思。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 利用集体备时时间组织教师熟悉教材,明确本学期应该做哪些小实验,应该准备哪些实验仪器,实验的材料,哪些是学校提供的,哪些应是学生自己畴备的。指导任课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写实验报告。

2.组织教师观察小学阶段实验录像,让广大老师特别是新上岗的老师自己会做实验,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和要求。


3.明确各年级实验要求


三年级:观察土壤、植物以及固体、液体,使学生在观察中掌握观察方法,会用观察的工具,知道一些自然现象和科学道理,会写观察记录。


四年级:观察了解人的骨骼和肌肉,了解蚕一生的生长过程,了解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认识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一些常见的调查和预测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五年级:①动手实验,知道一些简单的机械的原理及作用。其中杠杆、轮轴、滑轮要分组做实验。②动手操作搭支架,建桥梁,造房子,感受生活中物体形状与结构的科学道理。③观察一些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④观察岩石与矿物。⑤观察感受人脑、神经系统以感觉器是怎样配合的。学会一些交流和质疑的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六年级:①观察人生成长的变化,明白一些遗传与变异的道理。②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体会并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知道地球是人类与生物是共同的家的理念。③实验理解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明白人类为什么要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的道理。


4.利用周三的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成员交流小实验情况。


①实验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②对比实验以及模拟实验的操作步骤。


③如何写实验报告。


④如何写科学小论文。


五、课题的研究成效。


  1. 老师增强了科学小实验意识,戴红玉、徐小庆、徐小凤、许一翔等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胡亚平、曹旭辉把仪器供到班上,有机会就组织学生观看演示实验。

2.学生学会写实验报告,目前学生写实验报告三百多篇,学生写的科学小论文三十多篇,四(3)班学生黄立铭等学生的科学论文获市一等奖。


3.老师撰写的科学小实验方案及反思十多篇。


六、存在的问题。


  1. 有的老师怕实验时学生难管理,少做实验,只做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少。

2.有的学生写的实验报告过程不全,实验结论不明显。


这问题有待于下一学年继续研究解决。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