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科学课》作文好词好句
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
积极感知,主动探索,建构经验;积极感知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探索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感受科学魅力,尝试解决问题。
首先目标定位要清楚具体,符合本年龄段幼儿的现有水平。
幼儿对知识点的了解是一个操作感知的过程,能否说出知识点(科学原理),并不是活动的最终目标。教师把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于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作准备上,在组织科学活动时,优先考虑的是情感态度的培养,把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以及重视孩子探究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放在首位,允许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和产生不会的现象。
科学活动的内容应该从身边取材,这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和实际背景的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的探究动机,使幼儿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真正地理解科学、热爱科学。
其二,投入的材料要丰富且具有典型性,材料的摆放和空间安排也应便于孩子的自由选择个探索活动。
材料的投入是否恰当,关系到能否调动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新颖有趣的材料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吸引他们去探索。而过于现成的材料就降低了幼儿学习的价值。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但是提供的材料既要暗含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又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让幼儿产生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投入的材料还应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使幼儿能用多种不同的路子进行研究探索,有不同的发现。
材料要放在幼儿方便取放的地方,有时还需要进行分类摆放以便于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选择。比如在《弹性》活动中,有老师投放了大量的材料,但是材料投入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代表性,而这些材料的收集又花费了老师和幼儿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材料比较多,整个活动室都摆满了,可是孩子们并没有按老师设想地到处去找去实验,他们只是就近取了些材料来探究。其他的材料被冷落在一旁,没有物尽其用。
幼儿可以通过操作实验等直接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方式发现和感知材料的特性,进而发现和了解材料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变化。一些材料制成的物体可以通过压扁、弯曲、拧、抻等过程而变形;一些材料在加热或冷却时会发生变化;一些材料再说中会有变化、而有些则不然。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相互作用来认识材料的特性,引导他们发现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
其三,老师的指导要适宜。应根据活动内容选择活动的形式,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把老师放在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位置,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操作材料后,让幼儿尽情地玩一段时间。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错误或者产生不会的现象时,不要迫不及待地暗示,甚至直接告诉结果,要给幼儿自己探索的权利和条件,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
老师要善于提问,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问题的提出要有层次,做到由浅入深;提问还要科学严谨,简洁明了,能帮助幼儿思考,让孩子们在思考的基础上寻找方法,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四,要重视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
“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允许幼儿出错。因为幼儿的错误代表着幼儿当前的认识水平。所以老师要善于判断幼儿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把幼儿的错误作为了解他思维和认识水平的线索。当幼儿出错时,不要为了得到正确答案而追问幼儿。因为追问会使幼儿变得谨慎,只敢说老师认为正确的东西,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这样孩子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就永远不会显露出他真实想法和观点。老师要接纳和尊重幼儿不同的意见、探究方式和发现。这时老师就会在心理上给幼儿提供自由的空间,即使操作结果出现错误也不会责怪幼儿,使幼儿在心理上有安全感,思想放松了,思维才会大胆,想象才能更加丰富。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安全和谐的探究氛围,从而有利于发展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因此我们应以游戏为载体,让孩子们从头至尾都是在“玩”,但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科学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或许同时也张开想像的翅膀解释科学,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知……只要我们做到“心中有目标”,把科学活动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由主动的学习。我们把原先在一个个集体科学活动中明确的具体目标,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