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了解抑郁症的人眼中,常常有“他看起来好好的,不像有病的样子”和“多关心关心他,安慰安慰就好了”的错误认知。但其实,治愈抑郁症靠的不是安慰,而是治疗。而且除了药物的治疗,医生还会给出一些辅助治疗的手段。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部分卫生机构正在与图书馆协作,使医生在给抑郁患者开处方时,除了药物,还能开出一些“图书处方”辅助治疗。这种用书籍辅助舒缓情绪的方式被定义为“阅读疗法”。事实上,在中国也有一些人持续关注“阅读疗法”,有人研究,有人实践,当然也有人在质疑。
“对症下书”,这科学吗?心理学家怎样看待“阅读疗法”?
不妨先看看心理治疗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是怎样做的。青阅读记者在英国一家阅读机构的网站上看到一则视频广告,该机构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合作,针对抑郁、焦虑、失眠、暴躁等不同心理问题开具不同的“图书处方”,除了自助类图书之外,还包括一些文学书籍。
所谓自助类图书,是指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书,便于在没有专业帮助的情况下应对情绪问题。相较于普通读物,它们是为一些需要心理疏导的读者所写,通常会针对某类情绪问题,给出一些说明并配以可行的舒缓方法。
据英国健康与临床医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介绍,这些处方图书都经过严格筛选,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科学的建议和自救技巧,符合认知行为疗法的要求。报道中称,支持这项活动的图书馆会根据卫生机构的书目进书,每种书都进很多本,比较常见的有《人性的优点》、《理智战胜情绪》、《十天提高自信》等。
其实,用文字治愈负能量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将近100年前。1916年9月号的《大西洋月刊》上,一位名为克罗色尔斯的作者撰写了《一家文学诊所》(A Literary Clinic)的报道,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篇专门讨论阅读疗法的文章。文中,作者采访了在教堂工作的拜格斯特医生,这位医生把小礼拜室变成了阅读诊所,他将药品比作书籍,并把不同的书籍分别比喻为兴奋剂、镇静剂、安眠药、酒精或退烧药。
“为了证实阅读疗法的疗效,拜格斯特介绍了自己如何对症荐书,患上抑郁症的年轻人,职业书评家、政客、炒股票者都成为他成功治愈的人,他还谈到如何在临床上灵活、巧妙、辩证地使用各种风格的文学书籍。”这篇文章的中文译者王波概括道。
王波博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副研究馆员,研究“阅读疗法”近20年。他在燕京大学旧藏中找到《大西洋月刊》的这篇报道,将其翻译出来,作为附录,收入了自己的专著《阅读疗法》。在这本32万字的论著中,王波整理了古今中外对阅读疗法的定义,探讨了阅读疗法的原理依据以及实践应用,希望藉此向那些不相信阅读疗法临床效果的人证明——阅读疗法是科学的。
阅读疗法的效果如何?读书真的能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吗?青阅读采访了几位从业多年的心理咨询师,他们看法不一,但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便阅读真的有用,也应该是放在辅助治疗的位置上,阅读书籍不能代替心理咨询。”建议去就近的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当然,也可足不出户用手机在腾讯应用宝上搜“冉升心理”安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