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为中国著名牡丹旅游节庆之一,近年来,曾荣获“全国花卉类节庆十强活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等称号,菏泽市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通过举办牡丹花会,不仅提高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使菏泽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牡丹城”,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了菏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2年3月菏泽正式被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
花会的宗旨是“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充分体现菏泽“牡丹之乡”的特点。 菏泽古称曹州,菏泽市处于黄河下游南岸,齐鲁平原西南部,与水泊梁山毗邻,与苏、豫、皖三省接壤,位于北纬30°39″--35°53″,东经114°48″--116°24″。辖牡丹区、定陶县、曹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一区八县及一个经济开发区,158个乡镇,134个居委会、6005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2238.6平方公里。
现在观赏牡丹主要集中曹州牡丹园、古今园、曹州百花园等处。另外,整个牡丹乡,包括赵楼、李集、何楼、洪庙、王梨庄的农家田野都栽种了许多牡丹(包括药用牡丹),尽可欣赏。菏泽是我国主要的牡丹生产基地,良种繁育基地,以及游览观赏中心。
菏泽种牡丹全是大田种植,现有栽培面积12万余亩,有1237个品种。至2011年,每年一度菏泽牡丹会,已成功举办过20届。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菏泽举办了首届国际牡丹花会,特邀请朝鲜、日本、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法国等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及花卉商人参加。同时,举办了大型的牡丹定货会,将中国牡丹推向世界。数万名中外来宾亲眼目瞩“花大盈尺”的菏泽牡丹,洽谈经贸合作。目前,菏泽牡丹已占国内销售份额的85%,菏泽牡丹昂首挺进了国际市场。
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一般在每年四月中旬开幕,然后大型文艺演出、牡丹艺术展、牡丹形象大使选拔赛、人发风情节、书画名家作品展等各类文化活动相继展开,将中国牡丹城、书画之示得淋漓尽致。主要活动地点是牡丹区体育馆,林展馆市博物馆,菏泽大剧院,曹州牡丹园等。目前菏泽牡丹黑、红、黄等九大花色1237个品种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源产地标记注册认证。 曹州牡丹园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紧靠220国道,距市区三公里(市内乘3路公交车到牡丹园下车),建于1982年,总面积73hm2,是菏泽牡丹的主要观赏游览区。园内牡丹100余万株,1237个品种,间植芍药、碧桃、夏莲、秋菊、腊梅、月季、玫瑰等数百种花木,竞相比美。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百万株牡丹竞相开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研。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形成“花四海,人如潮”的壮观场面。曹州牡丹园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园内牡丹曾多次运往北京植物园、中南海、故宫、上海、南京、洛阳等园林风景区栽植。还远销日、美、英、法、德、俄、加拿大、荷兰、泰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为日本岛根县建立了“中国牡丹园 ”。 曹州牡丹园内景点繁多。南北两座彩色牌坊门楼,高达十余米,檐出角翘,雕梁画柱,古朴典雅,金碧辉煌。坊门正中的“凤凰戏牡丹”彩色图集下,上书“曹州牡丹园”鎏金横匾,是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书写。园中采用生产与观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建有亭台楼阁,以石铺的道路相连,便于游人游赏和憩息。“观花楼” 、“天香阁”是园内主体建筑,新颖别致,古朴典雅,登楼眺望,园中景色尽收眼底。观花楼为仿明代建筑,坐落在曹州牡丹园南观赏区,楼内有牡丹展室,供游人进一步了解牡丹的栽培历史和牡丹文化,楼前有溥杰手书“天下第一香”和舒同手迹“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石碑。有蒲松龄笔下的人物--葛巾、玉板两个花仙的塑像,有自然奇石组成的碑苑等小品建筑。还有一株枝干虬曲的大木香树,花开时节馨香扑鼻,平添雅趣。天香阁坐落在曹州牡丹园北观赏区,该建筑古香古色,雕梁画柱,古朴典雅,16个红木大柱擎起巍峨壮观的三层阁楼,红砖琉璃瓦外汉白玉石栏,似纱裙围楼,脊檐之上飞禽走兽,神态各异。室内用现代灯光音响营造出快乐温馨的气氛;名人书画件件是赏牡丹、咏牡丹的佳作。音乐声中登楼鸟瞰牡丹,花海人流尽收眼底。在天香阁南面,数十棵已逾百年的牡丹,已长成牡丹树,茎粗根茂,花大映尺,粉中透红,芬芳扑鼻。还有江北第一柏廊之称的龙柏走廊,数百株龙柏高两丈以上,株株苍翠欲滴。天香阁两侧的玉兰花和木香各具特色,玉波浪浑然一体,散发出浓欲的园林香气。桂陵之战遗址坐落在曹州牡丹园的东区,有桂陵纪念碑亭,有千年桂陵古井,让游人联想起当年兵家孙膑曾在此创下了“围魏救赵”的光辉战例。该园多年从事牡丹新品种选育工作,曾育出‘粉中冠’、 ‘冠世墨玉’、 ‘紫瑶台’、赵粉、等著名品种。该园除广植牡丹外,并植有芍药和多各花灌木,使游人流连忘返。牡丹是菏泽的市花。每当花开季节,连阡接陌,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每年4月18日至5月5日被定为“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有上百万的国内外游人慕名前来赏花。 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的赏花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观赏形式——牡丹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