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8号线的建设历程

2020-05-23 社会 171阅读

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大大推动了北京地铁建设的进程。2002年,奥林匹克公园设计方案向全球公开征集,评委在55个设计方案中 选出了3个优秀方案。这三个方案都对北京的中轴线进行了延伸和一些处理 ,当选设计也不例外。
紧迫的工期让规划方曾经考虑利用已经建成的13号线或工期较快的5号线建设“奥运支线”。但由于中轴线下已有规划8号线 ,为了不破坏线网的完整性,规划方最终决定采用8号线规划建设奥运支线 。
2005年5月,8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工程采用BT(Build-Transfer,即建设-转让)模式,建设方国有企业“中铁总公司投资联合体”建设线路,完成后由运营方回购 。由于位于大兴土木的奥林匹克公园内,8号线大部分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工程降低了难度。
2008年7月19日,8号线一期同10号线、机场线一起开通,当时8号线暂时借用万柳车厂调度10号线列车。这兑现了申办奥运会时的一项承诺:坐地铁从机场到奥运村 。虽然名为“开通”,但直至残奥会结束,都仅对持奥林匹克身份注册卡的人员和持当日门票的观众开放。残奥会结束后8号线封闭 。2008年国庆节长假期间,奥林匹克公园开放游览,8号线对持有当日奥林匹克公园参观券的乘客开放 。2008年10月9日起,8号线正式对公众开放运营,而此前一直封闭的奥体中心站也同时向公众开放 。 在8号线一期开通之前的2007年12月,8号线二期就已经开工。二期工程全长15.8千米,分南北两段,北段自一期北端终点森林公园南门站向北延伸,到达回龙观地区,由北至南分别为回龙观东大街站、霍营站、育新站、西小口站、永泰庄站和林萃桥站;南段自北土城站起,基本沿着中轴线向南到中国美术馆附近——为了避开北京皇城和故宫 ,在什刹海站以南,线路由中轴线向东平移,到三期的前门站返回中轴线。这条线路连接回龙观和西三旗等居住区和后海、钟鼓楼、奥林匹克公园等商业休闲区 。
为了尽快缓解拥堵,8号线二期北段(森林公园南门站至回龙观东大街站)从2012年底提前至2011年开通 。由于8号线一期(奥运支线)采用的是10号线的信号系统,而二期工程使用了不同的信号系统,因此从2011年10月15日起,一期暂时停运,以便与二期进行系统联调 。2011年12月31日二期北段开通试运营,一期也同时恢复运营,同时8号线专属列车和平西府车厂投入运作,不再使用10号线列车和万柳车厂。
南段北土城站至鼓楼大街站已于2012年12月30日通车(安德里北街站暂缓开通),剩余的鼓楼大街站至南锣鼓巷站于2013年12月28日通车(中国美术馆站将随三期北段在2017年开通) 。
在二期工程的基础上,作为昌平线的配套工程,8号线继续北延至朱辛庄站换乘昌平线,以分担昌平线的客流,缓解昌平线另一座换乘站——13号线西二旗站的压力 。这段北延线长6.29千米,设3座车站,计划投资24亿元,于2013年9月起空载试运行 ,2013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 。
2015年6月4日,8号线安德里北街站顺利通过预验收, 并已于2015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 8号线三期原为远期规划,不在2015年规划之内。但由于北京道路交通拥堵严重,作为2010年北京市交通拥堵治理措施的一部分,8号线三期被加入到2015年调整版规划之中 ,并于2011年4月2日开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2012年11月26日开始第二次环评公示 。8号线三期北起中国美术馆站与二期相连接,向南经王府井大街、前门东大街、南中轴路最终到达大兴区五福堂站,全长17.3千米,全部为地下线,设14座车站和1座停车场 。
在三期工程的基础上,8号线将继续南延。三期南延线北起五福堂与三期相连接,向东南沿京福路(104国道)到达大兴区德茂站和瀛海站,全长3.4千米,地下段长约988.6米,过渡段长约347.3米,高架段长约2062.4米,设2座车站,和1座车厂。
8号线三期将分南北两段开通,珠市口站以南的区段将于2017年年底开通。而北段线路由于经过王府井、前门等区域,沿线有大量文物和其他建筑,以及既有管线和地铁1、2号线、北京地下直径线隧道,2017年无法通车,届时8号线将在南北两段分段运行。2018年年底三期北段建成后,8号线将贯通运营。
2015年3月,8号线天桥站主体结构封顶,为8号线三期首座封顶的车站。 8号线三期南延计划项目名称 起点 终点 长度 车站数 报市规划委 报市政府 报市发改委 报市政府 参考资料8号线三期南延 五福堂 瀛海 3.34km 2 2012.6.30 2012.8.30 2012.10 2012.12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