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王石,姚明 在中国体育产业论坛都说了啥

2020-06-13 体育 89阅读
2016年12月4日,第二届中国体育产业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以“热潮下的新思考”为主题,邀请政府、企业、资本、机构的意见领袖,就体育产业的发展蓝图和变革展开讨论。
王健林谈万达体育:不看面子,只看银子
12月4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第七届财新峰会暨第二届中国体育产业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从世界体育产业的演化展望了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更首次揭秘万达体育的新玩法。
“我们是不看面子,只看银子”,王健林透露,万达集团“玩大”体育产业的四大举措分别是扩大国际体育组织合作、开展国际产业并购、引进重大国际赛事以及确保体育公司持续盈利。
王健林表示,万达体育的目标是2016年全球合计报表实现比较好看的盈利,2020年净利润至少要做到10位数,或者几个10位数,“最终使万达体育公司在资本市场上上市,给中国资本市场奉献一个极其优秀的,具有唯一性、高价值,拥有持续盈利前景的优秀公司”。
王健林总结了体育产业在全球范围呈现出的四个发展趋势。首先就是体育与商业的融合,现在体育运动一定会从商业角度考虑,可以说商业这个理念渗透到了所有的竞技运动,渗透到了竞技运动的方方面面;其次是体育与传媒的融合,媒体和体育赛事结合的越来越紧密,赛事成为各种媒体的一个核心的资源;第三个趋势是体育和旅游的结合,体育赛事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方式。譬如,奥运会、世界杯主办方不仅可以名利双收,更重要的是这些赛事的后效应明显,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越来越大;最后是体育和社会发展融合,体育成了国家,特别是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契机和载体。
在王健林看来,中国体育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体育产业现状就是体制落后、赛事太少。
王健林面对观众,和盘托出了万达体育的新玩法。首先,就是扩大与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国际体育组织获得体育赛事授权,拥有体育赛事的IP;第二就是开展国际产业并购,三年前花了10个亿欧元并购了欧洲的最大的体育公司盈方,这也是万达体育的起点,从而建立体育产业的人脉关系,再通过他又接连并购了美国的WTC等等一系列赛事,并逐渐把国外的优秀赛事挪到中国来办。第三就是引进重大国际赛事,培育一个赛事要花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万达举办足球中国杯、环广西自行车赛等等,还有一系列,基本都是这个打法,通过这种落户,万达从而拥有自己知识产权,如果万达将来做到十到十二个赛事,每月都有体育赛事,这个价值就非常高了。
更为关键的是,王健林表示,万达玩体育要确保持续盈利,“企业不盈利是不道德的”。他介绍称,搞俱乐部是体育产业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万达体育公司追求的目标。因为很少有俱乐部实现较大盈利,不管什么球。“我们是不看面子,我们只看银子,热热闹闹的事当然也要搞了,但是热闹还要能赚钱才行。”
“大家以为体育产业是搞俱乐部,这个是大大错误的,体育产业主要是搞赛事,而且从赛事延伸出来的赛事的经济,赛事的商业,传媒等等,这才是真正体育产业最主要的方向。”
王石:体育要和网红明星结合,邀我站台助阵?庸俗!
在12月4日举行的第二届体育产业论坛上,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现场讲述自己在英国剑桥的赛艇故事,表示:“无论是竞技,还是高级,还是大众,得和娱乐结合起来,和网红明星结合起来,不管是一线还是二线的。”
少有人知道,王石现在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在他之前,曾经有两个中国人担任过这一职位,一个是何振梁,一个是韦迪,他们都是体育高级管理人员,只有王石是一名企业家。
在今天的论坛上,王石讲述了自己在英国剑桥划赛艇的一个故事:“2014年我在剑桥,他们最有名的就是泰晤士比赛,我每天都划。湖南卫视有个《花儿与少年》,没理这茬。”最终,节目组还是拍到了王石划赛艇的2分钟镜头,结果有了预料之外的效果:“那天我划赛艇回来,看到那边很热闹,他们教练就过来了,和他们打招呼抗船上去,大概两分钟,结果收视率之高,都给我打电话,你在那划赛艇,和演员在一块,对赛艇推广效果大大出乎我意料。”也正因为这个故事,王石在论坛上提出:无论是竞技,还是高级,还是大众,得和娱乐结合起来,和网红明星结合起来,不管是一线还是二线的。”
对于体育产业的前景,王石很乐观,他认为目前市场机会很多:“中国市场太大,不要抱怨水平低,我是搞企业出来的,当时什么都不懂,但中国人聪明,善于学习,肯干,有这三条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在论坛现场,有体育赛事方主动邀请王石前去观看其公司举办的比赛,并畅想如果王石亲临赛场,那么场面一定会非常火爆。对此,王石略带调侃地回应了两个字:“庸俗。”
魏纪中:体育产业不能将利润作目标政府要放权
针对目前体育产业的现状,魏继中表示:“我觉得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体育发展的正确道路,因为在西方国家,没有把体育作为事业,美国提出体育产业化,当年李岚清跟我讲体育在中国是不能产业化,体育产业化还要不要国家支持?”魏继中认为体育要在群众中从兴趣变成乐趣,最后少数人变成像杨扬、邓亚萍、姚明……
王健林在主题演讲中说道,万达布局体育,不看面子看银子,魏继中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体育产业是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满结合,不把利润化和利益最大化作为最后目标。欧洲最能赚钱的俱乐部曼联他们纯利润也就在5%,现在很多公司还是把社会效益作为目标。体育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应该是乐观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做,刚才万达讲的是他的做法,但是体育产业很广阔,还有其他的做法。”
对于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支持,魏继中非常明确地提出必须要放权,放资源,而且是稀有资源:“政府现在放权发资源,尤其指的是体育稀有资源,放部门利益,不放难有发展。因此作为体育企业,现在需要是王健林这样的企业家精神,体育事业体育产业有好的发展,但是不要走偏。”
在讨论中,魏纪中还分享了他参与体育产业的经历:1997年,他受国家体委的委托,组建了中体产业集团公司,并推动上市。“我在体育产业里失败的经历比成功的多。中体上市当时想的就是‘圈钱’,有了一笔钱之后,体委就建议我去探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我们第一个项目就是休闲体育和体育训练,赔了8000万。”魏纪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已经有大企业进入体育产业,也开始有了投入。但是,同时也看到有大量中小公司的参与,不排除有利用体育概念‘上市、圈钱、走人’的情况。”
姚明:体育产业缺竞争力赛事利益分配需更合理
姚明在“政府、政策、市场”议题中提到,46号文颁布的两年之间,体育市场总体是乐观的,但目前中国体育产业仍然是缺乏竞争力的。姚明指出,体育作为新兴产业需要各种各样的管理人才,这恰恰是现在所缺少的,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要注重利益的二次分配,联盟赚钱但是俱乐部赔钱绝对不是长远之计。
“46号文颁布到现在的两年时间总体是乐观的,而且在接下来两年里都会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只不过在很多事情上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更多是看风险,还是看它带来的可能性?怎么把控?现在,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分歧恐怕更大。”姚明在发言的一开始便一针见血地提出,社会和政府之间一直存在着博弈。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媒体覆盖,没有足够的曝光价值是出不来的。现在包括中超也好,NBA也好,更多的赛事都没有空军,如果我们现在打仗的话是缺乏竞争力的。”姚明继续补充说。
同时,姚明还特别强调了青少年体育的问题,他说道:“青少年的发展实际上很多是和其他行业争夺人才,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说你去考金融,搞IT,搞房地产,甚至考艺术,很少考虑到体育,因为体育总的来说路径太窄,和其他行业相比未来竞争力不够,所以体育产业带来一种任务也是要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就业未来职业生涯的机会,这样也可以使我们后备力量,先说数量,再说质量。”
姚明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商家、协会、政府在体育产业中的不同角色。姚明说道:“整个体育你会看到它的需求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它的利益方并不完全统一。现在很多行业协会实际上是政府,这里面某种程度上在长期效益上来说会造成一种扭曲,我觉得从我们发展来说会慢慢推向协会实体化,使这个需求变得更加现实。原来商家和协会是独立的,现在这个协会范围比较大,包含了商家、政府等等,所以说协会的凸现是未来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作为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的董事长,姚明着重强调了俱乐部运营的问题。他指出,俱乐部运营的最关键一点就在于利益的分配。姚明说道:“很重要的一点,整体赛事不管是俱乐部也好还是单体运动员也好,利益分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里面如果没有合理的二次分配,从常理来说,缺乏了参赛的运动员整个赛事也会垮台。不管世界杯、欧洲杯还是NBA。据我了解他们做的是合理的,我们这方面也应该加大研究,使整个大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使这个赛事可以持续发展。如果说,联盟赚钱但是俱乐部赔钱绝对不是长远之计。”
邓亚萍:体育产业不能“亏本卖吆喝”
著名运动员、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起人邓亚萍,在财新峰会第二届中国体育产业论坛上表示,中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发展体育产业就是从“强”字着力,但目前中国的体育产业整体盈利较难,很多公司不得不“亏本卖吆喝”。
邓亚萍表示,各方社会力量受政策影响,都“动起来了”,但市场的总体情况其实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体育产业得到了公众关注,忧的是体育产业公司的盈利状况还存在问题。
“大家是不是都赚到钱了?”邓亚萍说,盈利,是体育产业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其中一个目的和动力;没有盈利,赚不到钱,公司就没有办法可持续发展,整个体育产业也无法良性循环。但目前而言,体育产业要盈利,还需要应对专业人才不足、公众认识不够等多项挑战。
2016年10月,邓亚萍团队曾与河南省政府委托的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据邓亚萍在财新峰会上透露,基金第一期拟投入5亿元,但是现在还很难找到好的项目和团队。
邓亚萍解释称,以前中国体育更多偏向事业,“我们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可缺少和产业相关、适合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但只有整个行业共同培养人才,才会涌现出好项目。
公众认识不足,也造成了体育产业的盈利困境。邓亚萍举例称,有的足球俱乐部非常著名,可他们的特许经营产品一超过49块钱,就很难卖出去,“大家都在亏本卖吆喝”。她说,实际上体育产业公司是需要靠门票收入、转播费等各方面做支撑的,而这需要公众深入对体育的认识。
此外,邓亚萍还提到,政府在发布发展体育产业的纲领性文件后,还需要有配套政策。比如,《意见》提到,在城市社区打造“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平方米,那么,如何落实这2平方米的场所?赞助商能否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邓亚萍认为,以上这些问题值得政府部门和行业各界探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