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停一周
日本新年三件事:挂门松、喝屠苏、逛神宫 又到了中国春节的时候了,横滨、神户、长崎等地方的唐人街(日本称之为中华街)舞狮子、挂灯笼热闹非凡。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和中国一样实行阴历,维新后彻底改用阳历,春节只能在唐人街能见到了。 当然日本也过新年。日本的基督徒人数并不多,但每到圣诞节,像点样的商店街都会建圣诞树,在树上挂满了彩灯,让人错以为这里是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但圣诞节还没有过完,家家户户的门口已经摆上了门松,就是住公寓的人,也在门上挂一个像圣诞节挂在门前的松枝与金铃一样,挂着一棵微型门松。 中国古代文人中爱松竹梅的很多。日本的所谓门松是把中国文人的高雅集中到了一起,用竹撑出一个支架,内裹松枝,最后再用扎成梅花结的草绳将竹、松捆在一起。用这种方法把岁寒三友的用意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日本人更在意的是在松枝上挂上橘子,橘在中国南方口音中与“吉”相近,取其吉利之意,日本也“进口”了这个概念。特别是那些挂在门上的微型门松,橘子占了很大一块地方,松竹梅则不那么显眼了,更像是圣诞节门上挂着的金铃。 门松中的橘子所代表的吉利,甚至超越了岁寒三友的意味,新年前后几天中,将其挂在车头上的人特别多。日本人也对门松简化了许多,一些人用稻穗编一个圈,将一个橘子绑在中央,就算是有了一棵挂在车头的门松了。到了新年,大街上尽是这样的汽车,而发自内心的祈求吉利的愿望,没有商店街上圣诞树的铜臭味,让人看了喜洋洋的。 现在中国在过年时还保持喝屠苏酒的家庭,恐怕已经很少了。日本过去在春节前将屠苏泡在酒里,封好瓶子以后,沉入井下,到春节时分才从井下取出饮用,如今在日本找井很困难不说,就是去买屠苏,也已经非常困难了。好在商店里有现成的屠苏酒,基本上所有家庭都是买来喝的。 请贵客来家里作客,喝屠苏酒是要“三三九盏”的。家中置一个大漆盘,上有漆壶,壶边上是三个落在一起的酒盘。上面的小,下面的大,最大的也只有儿童的手那么大。与其说是往酒盘上倒酒,不如说是点酒,只有一小口。客人先拿最上面的小盘喝三次酒,接着是中盘,最后为大盘,三三九盏要全过的话,估计能喝不到一两的屠苏,就是没有酒量的人,也不会醉的,到是先用隆重仪式,喝下九盏屠苏,主客之间的感情一下子充实了起来,话也谈得特别投机。 古书载屠苏可防病去灾,入酒后清香润口。日本的年饭特别讲究顺口,比如用大豆,谐音为“做事认真”,盒菜内有一种小鱼,味道一般,但能谐音“农田丰收”,用栗子或者是金黄的红薯做成“金堆”,黄澄澄的当然看上去有发财之意。但到了正式用餐的时候,并不上屠苏酒,而是来真格的啤酒或者是清酒。 新年参拜神宫则更是热闹非凡。早在年前,很多神宫的大殿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一个供参拜的人施舍的敞口财箱。大殿有多宽,这个财箱就能有多长。大年三十就有无数香客来参拜,硬币纸币如雨般地飞入财箱。到了午夜钟声响过之后,正式的参拜才开始,神宫内灯火通明,那些挤不到前列的人,远远地从后面向财箱贡献净财时,往往会落在前面香客的头上,不过这无关紧要,人少的时候,神宫的人会代为投进去的。 “五日元”在日语里谐音“有缘份”。就是有钱人,平日去参拜大都只贡献“五日元”,到了新年参拜的时候,则会大加施舍。成百万日元的现金、中了彩的马票都会飞进财箱中。此时纸币也大大地超过了硬币的数量。 新年一来,人们都想讨个大吉大利。挂门松、喝屠苏酒、参拜神宫,这些是日本人讨吉利的最重要的三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