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儿童生活中常见的危险或意外伤害主要有哪些?

2022-08-09 健康养生 67阅读
 1.擦伤
  擦伤是指宝宝外伤擦破表皮的伤口
  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湿纸巾或清水将伤口擦洗干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然后涂一层外用消炎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用消毒纱布包扎好。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在重要位置 (如脸部),建议立即送医。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切割伤(划伤)
  切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
  切割伤最多发生在手部。首要处理是用局部直接压迫法止血,或捏住手指两侧止血。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稳固而轻柔地压在伤口上至少5 分钟,切勿经常将毛巾拿开查看伤口。5 分钟后,若仍有出血,可以延长5 分钟。95% 的情况下,可依靠压力止血。如果15 分钟后血还没止住,或伤口每隔片刻就有出血,可能伤及动脉血管,应立即送医。
  血止住后,可用淡盐水和肥皂将伤口清洗干净,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特别提醒:
  如果是面部伤口或伤口裂开超过1厘米长,应尽快将孩子送至医院接受缝合治疗。因为割伤在6小时内可以缝合伤口,促使伤口愈合和减少伤口感染,减少疤痕形成。
  注意,不要使用酒精或过氧化氢刺激伤口,这些消毒剂会杀死伤口愈合所必要的新细胞;不要在切口面使用抗生素药膏,这类药物会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3.刺伤
  被钉子、针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很容易引发炎症。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流出一小点鲜血,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假如被刺伤,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务必要及时就医,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木刺、竹刺等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是玻璃碎片或是铁钉断在伤口里,应让宝宝马上停止活动,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通过手术清除。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神经。
  4.挫伤
  挫伤多表现为局部肿胀和淤血。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在完整的皮肤上出现青紫肿痛。以前常用“揉散”来处理这类情况,但往往事与愿违。“揉散”一方面越揉越出血,由于不定位的用力,不断挤压,把更多的血液压迫到血管外,使肿块增大;另一方面越揉越痛,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使疼痛感明显加重。
  正确的处理方法:当儿童摔伤后,立即用手掌紧紧压迫受损部位五分钟,压迫面积要大于受伤面积。能直接减少出血,加快凝血过程,预防皮下淤血、水肿。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塑料袋加些碎冰和冷水,压迫效果会更好。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将患处适当抬高也有利于消肿。
  在发生瘀血后24小时内,应该冷敷减轻肿胀。第一轮冷敷20 分钟,停20 分钟,反复进行2 ~ 3 小时。冷敷可以达到镇痛消肿的效果。瘀血24 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或更长。
  特别提醒:
  头外伤后应密切观察72小时,头外伤后若出现恶心、呕吐,嗜睡,没精神或异常烦躁、哭闹,安慰不起作用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最让父母害怕的挫伤就是孩子脑袋上撞出的大包,担心造成大脑损伤。其实,事实往往没有那么严重。因为头部外伤后如有昏迷不醒才会造成脑震荡,在失去意识长达5分钟或5分钟以上的患者中,只有5%的人在CT扫描中被发现脑部有异常。而在这5%中,只有10%属于严重伤害,其余绝大多数基本都可治愈。
  5.扭伤
  多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造成四肢关节或躯体部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 的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情况。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
  受伤后24 小时内,最好冷敷不要用热敷,用冷毛巾包冰块冷敷20 分钟,冷敷可以达到镇痛消肿的效果。受伤第2 天后,父母可以改用热敷促进肿胀消退,也可帮宝宝揉揉受伤处。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弹力绷带包扎扭伤部位,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把扭伤部位垫高。也可帮助减轻肿胀。
  特别提醒:

  脱臼和骨折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普通扭伤,如果不能准确判断,还要及时就医。
  6.砸伤或挤压伤
  宝宝的手指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脚趾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处理方法同挫伤,早期要注意用冷敷,晚期才采用热敷。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带缠得过紧只会增加伤痛,没有什么治疗的意义。
  特别提醒:
  宝宝的手指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部因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7.骨折、脱臼
  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即骨的断端已露出皮肤外;闭合性骨折是指皮肤完整无损,这类骨折经常出现,而且往往容易被忽略,延误治疗。
  外伤后,父母可轻微碰触受伤的身体部位,一旦触摸会引起宝宝剧烈哭闹、拒绝触摸,表情异常痛苦,并且受伤的关节活动受限,受伤的身体部位出现肿胀,或有异常的折角、隆起、青紫、淤血等,可初步判断为有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或脱臼,家长要尽量减少对受伤身体部位的移动,以免骨折、脱臼移位引起神经血管的损伤。有出血用消毒纱布压迫伤口止血,伤口用消毒纱布覆盖。就地取材,可以用硬木板片或杂志临时把骨折的两端固定好,以防进一步损伤。家长在做完这些紧急处理后,都要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医。
  8.烧伤或烫伤
  “冲、脱、泡、盖、送”5步骤,是烧烫伤处理的首要原则:
  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如果无法冲洗伤口,可冷敷。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不过,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宝宝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多或延误治疗时机。
  盖:盖上干净湿布或消毒凡士林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送:如果伤口严重,面积超过孩子面部大小,赶紧送到医院急救、治疗。
  特别提醒:
  轻度的烧伤(皮肤完好)可以涂一点红花油或湿润烧伤膏,建议家庭备一只湿润烧伤膏,对于一般外伤或烧烫伤均能用。家长千万不要在伤处涂抹酱油、醋、酒、牙膏或者其他油脂和偏方。不仅对伤口无益,还容易引起感染,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9.动物咬伤
  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狂犬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在彻底冲洗后,用碘伏或双氧水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家长在做完这些紧急处理后,都要尽快把孩子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如果被没有预防接种过狂犬疫苗的,被可疑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在24 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10.蛰伤
  夏天被蚊虫、跳蚤、毛虫、蚂蚁、马蜂等叮咬蛰伤后,可用肥皂水或弱碱性溶液清洗浸泡患处,蛰伤后对于昆虫毒素可有过敏反应,根据体质不同发应强弱不同。通常表现为肿胀、充血、局部奇痒。严重的可造成全身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大部分昆虫叮咬导致的外伤都不严重,但是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让宝宝抓挠伤口,如果把昆虫叮咬的部位挠破,同时细菌就会顺势侵入到周围组织,可能引发感染。外用虫咬水对于缓解症状有帮助。但是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建议去医院诊治。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