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陪伴孩子学习,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2020-04-30 母婴育儿 73阅读

1、孩子自主学习的意愿强不强不强。

     父母真的爱看书,孩子自然就会爱学习,家长要真学习不做样子。父母爱看书,孩子一般也会喜欢读书,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孩子看到父母闲暇时间的消遣不是喝酒打牌而是读书,并且还会讨论书中的内容,他就会认为读书一定比喝酒打牌更有趣,禁不住就会去模仿,时间久了就会慢慢发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然而如果父母平时很喜欢呼朋唤友,却为了孩子特意在一旁看书看杂志,有时甚至会说“为了陪你学习,别人叫我都不出去了”,孩子就会认为父母看书并不真的认为读书有趣,而是牺牲了自己真正的爱好。如此他怎么可能认为读书更有趣,并由此爱上学习呢?形式相同,效果却截然不同,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不在于方法本身,而是父母认识上的差异。

      要想传达给孩子读书是有趣的、有用的,自己心里真的就要如此认为。否则在孩子的眼里,就是父母为了骗自己所做的样子。这样的行为不仅不会令孩子信服,还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2、多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赢得孩子理解、支持,让孩子信任家长。

      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中的孩子受陪伴在侧的父母的影响。父母其实并没有全心全意地读书,一旦看到孩子的做出不合心意的举动,就会开口教训。而看似专心学习的孩子,也用自己的“第六感”观察父母是否有针对自己的行动,同时还要担心自己的小失误可能会招来的斥责。这种被“监视”的感觉,不仅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更会让他认为父母不信任自己。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